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迩朝宗势拱辰,名高岂特为春申。
孤峰堆阜无多地,一水仙凡隔几尘。
簪履三千谁念楚,山河百二漫誇秦。
云烟胜概无今古,俯仰休悲迹已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开篇“远迩朝宗势拱辰,名高岂特为春申”两句,通过对君山之美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这片山水的向往和赞美。"孤峰堆阜无多地,一水仙凡隔几尘"则描绘了君山的自然景观,以及这种景观如何让人感觉到仙凡之间的界限几乎不存在。
接着,“簪履三千谁念楚,山河百二漫誇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中“簪履三千”暗指古代楚国的辽阔疆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山河百二漫誇秦”则是对秦朝开创基业、广土尽纪的赞叹。
最后,“云烟胜概无今古,俯仰休悲迹已陈”两句,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历史遗迹的残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感慨。"云烟胜概"暗示着景象的变幻莫测,而“俯仰休悲迹已陈”则是诗人在面对昔日繁华如今仅剩遗迹时所表现出的心态转变,从悲哀到接受,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豁达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君山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与历史回顾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
不详
楼阁峥嵘古垒门,日随潮汐谨晨昏。
奠川禹绩勤沟洫,学海雄词识本源。
演迤众流唯北拱,委蛇万折肯西奔。
时人有问朝宗义,落笔诗成不待言。
半夜六龙飞海峤。滉漾鳌波,露出珊瑚小。
玉粉枝头春意早。东风未绿瀛洲草。
姑射仙人真窈窕。净练明妆,如伴商岩老。
梦入水云闲缥缈。一楼明月千山晓。
借问枝头昨夜春。已传消息到柴门。
频看秀色无多艳,拖得清香不见痕。
山矗矗,水粼粼。村南村北冷销魂。
人间不识春风面,羞见瑶台破月明。
下马过天津,听传禁漏频。
惟怜一桥月,曾照六朝人。
金剥宫门字,红飞粉壁尘。
中官来宿内,因问帝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