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露

草长不离根,枯杨且生稊。

人生百年间,一去无还期。

原上累累冢,其下瘗者谁。

昨日乡里中,白马耀金羁。

一语不得意,按剑成恣睢。

精魄既失我,骨肉如涂泥。

亲戚环咨嗟,娇儿捧故衣。

少妇等畴昔,茕茕为鬼妻。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薤露》是清代诗人李锴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死亡的必然性。诗中以“草长不离根,枯杨且生稊”开篇,运用自然界的生长与衰败来隐喻生命的循环与不可逆转。接着,“人生百年间,一去无还期”,直接点明生命短暂,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

“原上累累冢,其下瘗者谁”两句,将目光转向墓地,通过描绘荒原上密布的坟冢,暗示生命的最终归宿,同时也引发对逝者的怀念与思考。接下来,“昨日乡里中,白马耀金羁”描绘了一位曾经风光无限的人物去世后的情景,对比鲜明,凸显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一语不得意,按剑成恣睢”则通过一个细节,展现了人性在极端境遇下的复杂表现,无论是愤怒还是失控,都揭示了人在面对失去时的脆弱与挣扎。最后,“精魄既失我,骨肉如涂泥”、“亲戚环咨嗟,娇儿捧故衣”、“少妇等畴昔,茕茕为鬼妻”等句,细腻地刻画了亲人之间的哀伤与不舍,以及逝者在人世间的痕迹逐渐消失的过程,充满了悲凉与无奈。

整体而言,《薤露》以哀婉的笔调,深刻地探讨了生死、无常与亲情的主题,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首富有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81)

李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鸡鸣

鸡长鸣,天苍苍,腷腷膊膊锦翼张。

旦气感召蒙阴阳。丈人何所为,丈人非寻常。

大男骑都尉,小男典文章。

女婿金爵冠,诸孙罗雁行。

生存谋鼎食,死亦飨膻芗。

瑟瑟春风来,井上桐花黄。

招招唤俦匹,与吾同翱翔。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乌生八九子

乌生八九子,同生不同死。

野火烧树空,危巢坐成燬。

朝被千金裘,莫著百结衣。

物情自增减,何者为是非。

春菊不有华,冬蚕不结丝。

谁怜青青草,岁晚随风靡。

乌生八九子,同生不同死。

形式: 乐府曲辞

艳歌罗敷行

张弦弹秦筝,秦筝代人语。

请君侧耳听,听明秦氏女。

秦女自采桑,何与行路人。

使君自行路,何与秦女言。

使君既有言,秦女亦有愿。

我欲从使君,胭脂污人面。

我欲从使君,充耳厌双钿。

我欲从使君,纤手不任钏。

我欲从使君,裙带斜憎襻。

长箭须配弓,金针各随线。

秦女如善从,多时入楚宫。

形式: 乐府曲辞

董逃行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

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吾谁从乎董逃。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黄帝尧舜,乃有阳周与苍梧。

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

吾谁从乎董逃。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

不拒蹠又安得拒惠。

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

吾谁从乎董逃。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欲斩艾之,膺有败纰。

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吾谁从乎董逃。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旦夕哺之如哺糜。

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吾谁从乎董逃。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