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赠

我见千家闹管弦,金瓶玉水养春妍。

一朝花落空枝在,爨下焦枯亦可怜。

曾闻李白之诗否,以色事人几长久。

断蕊残英尚未衰,月明人立黄昏柳。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见到千家万户热闹非凡,演奏着管弦乐,珍贵的金瓶和玉水滋养着春天的美景。
一旦花朵凋零,只剩空枝,灶下的枯枝也显得凄凉可怜。
你听说过李白的诗吗?人们常常以美貌侍奉他人,这样的关系能维持多久呢?
虽然花朵已经凋谢,残余的花蕊和花瓣仍未完全衰败,月光下,人在黄昏柳树下独自站立。

注释

千家:众多家庭。
管弦:乐器演奏。
金瓶玉水:贵重的器皿盛着美酒或清水。
春妍:春天的美丽景色。
花落:花朵凋谢。
爨下:灶下,指家中做饭的地方。
焦枯:枯萎、干枯。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色事人:以容貌或姿色取悦他人。
几长久:能维持多久。
断蕊残英:凋零的花蕊和花瓣。
衰:衰败。
月明:明亮的月光。
黄昏柳:傍晚时分的柳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景象,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千家闹管弦,金瓶玉水养春妍"两句,以琵琶声响和精致的园艺比喻生活中的繁华与艺术之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细腻描绘。

接着,"一朝花落空枝在,爨下焦枯亦可怜"两句,则转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哀伤和怜悯。这里的“花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而“空枝在”则是时间流逝后留下的空洞,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界中生长收获又衰败的深刻感悟。

"曾闻李白之诗否,以色事人几长久"两句,提及了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并通过“以色事人”暗示了美好的东西往往能吸引人们,但又问其能持续多久,表达了对美好与永恒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最后,"断蕊残英尚未衰,月明人立黄昏柳"两句,虽仍有春日花残留下的美,但已经是“断蕊残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夜幕降临,人们在黄昏时分依旧站立于柳树下,似乎是在珍惜最后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片段的珍视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春日园林景象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次玉箫台韵

莫便嗔人离此山,白云黄鹤云游还。

意行但任杖屦乐,别后岂忘诗酒欢。

不谓业风吹我脚,只将明月当君颜。

未知云水何时会,烟雨萧萧暗碧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江子有怀(其二)

人生一梦耳,梦中复作梦。

一夜月许明,千里思与共。

我且执诗筹,尔或卧酒瓮。

梦回自搔首,此梦亦无用。

形式: 古风

江子有怀(其一)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

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

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

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百丈岩观水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斲破黄琉璃。

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

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

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

终夜烧红兽,但饮甘如饴。

夫岂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谁与论,岩下青松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