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俗态共纷纷,吾心谁与论。
几因清夜梦,还见古人魂。
圣域宁无乐,文家别有尊。
此身聊自足,独恐累儿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作品《自咏》,通过诗人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独立的高洁情操。
“俗态共纷纷,吾心谁与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间纷争和庸俗态度的不屑参与,他的心灵寻找不到可以交流思想的知音,这种孤独感很是深刻。
“几因清夜梦,還見古人魂。”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的梦中出现了古人的魂灵。这表明他与古代圣贤有着精神上的沟通,他的心灵世界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古人心灵相通。
“圣域宁无乐,文家别有尊。”诗人认为,在圣洁的境界里,即使没有世俗的快乐,但对于文人来说,精神的独立和尊严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此身聊自足,獨恐累兒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个人的满足,同时也担心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后代带来不好的影响。这种对个人行为与家族未来责任的考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独立和高洁理想的情操,以及对于后代的深切关怀。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人生何苦要多才,百虑攒心摘不开。
夜月几曾无梦处,春风只管送愁来。
秃毫强会悠悠事,浮世无过满满杯。
看取秦坑烟焰里,是非同作一抔灰。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君诗三十首,一一敌琅玕。
语近终非俗,情閒不似官。
姑山蟠郡碧,旴水蘸天寒。
景物将才思,相期李杜坛。
沦落多愁笑不成,水边还是送君行。
官为令长前程好,地近乡关喜气生。
百里有人观惠术,三年唯我见交情。
山中后夜思贤处,风月犹应似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