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伤春词十二首(其十一)》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中以“到此茫茫感逝波”开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营斋营奠复如何”,则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面对生命的终结时,如何准备后事、祭奠逝者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无奈。
“魂归忉利乘云杳”,描述了亡魂归天的情景,用“乘云杳”形象地表现了灵魂升天的神秘与遥远。“佛号慈悲救苦多”,则体现了佛教对于解脱苦难、普度众生的信仰,表达了对逝者的超度和对生者的慰藉。
下半部分,“东海无鲸能激浪,南山有鸟悔张罗”,运用对比手法,通过“鲸”与“鸟”的行为反差,表达了对世间纷扰与自然和谐的反思,以及对人类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警醒。最后,“微吟感得幽灵聚,蔌蔌秋风响薜萝”,以微吟引起幽灵聚集,秋风中薜萝的声响象征着自然界的寂静与生命的轮回,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在哀伤中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