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胜事荒湮久,高城观阁宜。
均劳青琐客,馀事海山诗。
这首诗名为《海山楼》,是宋代诗人陈瓘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胜迹被遗忘的感慨,以及对登楼远眺、欣赏美景之余,赋诗吟咏的生活情趣。"胜事荒湮久"一句,揭示了往昔的美好事物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淡忘,"高城观阁宜"则描绘了高楼耸立的城市景象,暗示了诗人登楼的地点。"均劳青琐客"暗指文人士大夫在繁忙政务之余,也会借游览名胜来寻求片刻的闲暇和文化享受,"馀事海山诗"则直接点出诗人以写诗为余兴,寄托情感于山水之间。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政务与文学的微妙平衡的思考。
不详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大士游方兴尽回,家山风月绝尘埃。
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
旧时饶措大,今日壁头陀。
为问安心法,禅儒较几何。
示我超然句,能令滞念开。
盍移瑞岩刹,为我入城来。
今年不及去年秋,十顷曾无半亩收。
好雨早随人意足,即今何地不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