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梅叟法师

一从飞锡后,迢递各天涯。

春事随流水,行人问落花。

住当南岳寺,门对赤城霞。

遥忆焚香处,松高月影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自从那次离开后,我们各自远在天边。
春天的事物都随流水消逝,行人在路上询问落花的消息。
我居住在南岳寺中,寺门正对着赤城的晚霞。
遥想当年焚香静修的地方,松树高耸,月光斜照。

注释

一:自从。
飞锡:僧人出行,携带锡杖。
迢递:遥远。
各天涯:各自在远方。
春事:春天的景色。
流水:比喻时光流逝。
落花:象征美好的事物易逝。
南岳寺:著名的佛教寺庙。
赤城霞:赤城山的晚霞,形容美景。
遥忆:怀念。
焚香处:修行或冥想的地方。
松高月影斜:描绘夜晚寺庙的宁静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斯植所作的《寄梅叟法师》,表达了诗人与法师分别后的心境。首句“一从飞锡后”描绘了诗人自从出家后,行踪不定,与法师的距离仿佛越来越远。"迢递各天涯"进一步强调了两人相隔遥远,各自在天涯海角。

接下来的两句“春事随流水,行人问落花”,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的无常,春天的景色随着流水消逝,行人的脚步也如同落花般飘零不定。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住当南岳寺,门对赤城霞”描绘了法师居住的环境,南岳寺的庄严与赤城霞光的绚丽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法师生活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两句“遥忆焚香处,松高月影斜”则是诗人对法师禅修生活的深深怀念,想象他在寂静的夜晚,松树下焚烧香火,月光斜照的场景,流露出对法师修行生活的敬仰和对往昔共度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崇尚和对友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146)

释斯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深居冯发管

相怀千里外,空望极遥天。

处世唯今日,看花忆去年。

春风生岛树,夜月满渔船。

此后闲寻处,应须借榻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彭泽后人

不为折腰事,田园足野情。

笔粘春雾重,诗带晚唐清。

柳巷闲渔艇,山扉对水城。

论心暂来往,无愧远公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静佳朱明府

翰苑留名久,城边半掩扉。

声随淮水远,吟入楚天微。

吏静看山坐,乡遥抚剑归。

清虚无别事,嘉政在璇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喜人归幽栖

霄汉分携久,吟怀思欲迷。

相逢春草外,归隐石房西。

涧急禽声少,松摇月影低。

要知人静夜,犹自怯猿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