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回舟图赠何伍菊

苦海有船长七尺,不用施篙还挂席。

顺风能去逆风回,随流直至无生国。

华亭船子笑呵呵,满眼波涛奈若何。

从此到江吴地尽,分明隔岸越山多。

吴越山川行已惯,随缘取足随缘办。

嫩冬瓜煮鳖裙汤,新粟米炊鱼子饭。

快矣哉,快矣哉,殷勤报语老宗雷。

及早回舟归去也,莫教红日下香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回舟图景,充满了禅意与生活情趣。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融合在一起,通过“苦海”、“无生国”等象征性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

首句“苦海有船长七尺,不用施篙还挂席”,以“苦海”比喻人生的艰难旅程,而“船长七尺”则暗示了指引方向的智慧与力量。此处“不用施篙还挂席”形象地描绘了在智慧的引领下,无需外力辅助,就能自在航行的情景,体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接下来,“顺风能去逆风回,随流直至无生国”进一步阐述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找到前行的道路,最终达到心灵的彼岸——“无生国”,即超越生死的境界。

“华亭船子笑呵呵,满眼波涛奈若何”一句,以华亭船子的形象,展现了面对生活的波折与挑战时的豁达态度,即使眼前是汹涌的波涛,也能以微笑面对,体现了内心的坚韧与乐观。

“从此到江吴地尽,分明隔岸越山多”则描绘了人生的旅途漫长且充满未知,但只要坚持前行,终会到达目的地,尽管路途遥远,山峦重重。

后半部分“吴越山川行已惯,随缘取足随缘办”强调了适应环境、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满足与快乐,体现了生活的智慧和艺术。

“嫩冬瓜煮鳖裙汤,新粟米炊鱼子饭”通过具体的饮食场景,展现了生活的简单与美好,即使是日常的饮食,也能从中品味出生活的滋味。

“快矣哉,快矣哉,殷勤报语老宗雷。及早回舟归去也,莫教红日下香台”则是对生活的总结与期许,鼓励人们珍惜时间,及时回归内心宁静的港湾,避免在忙碌与追求中迷失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回舟图景,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传达了对生活态度、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旦掩室示诸子时年六十六

行年未到六十六,慎勿笑人指爪曲。

而今而后吾免夫,从此馀生易知足。

去岁新年忙鹿鹿,今岁新年快幽独。

一间茅屋一个僧,一炷旃檀一寸烛。

一声清磬一卷经,一碟黄齑一碗粥。

造物于我良厚哉,同住同来受清福。

自誇有褐不须裘,何须得陇更望蜀。

当今大人不重贤,当今小人不信天。

当今学人不学律,当今禅人不会禅。

时来移气复移体,自谓古佛堪齐肩。

门庭喧喧炙手热,盲龟跛鳖争垂涎。

我欲为此自不难,面庞有血囊无钱。

汝曹脚跟未点地,二者居一随经权。

若云未能免俗聊复尔,不忍尽弃其学而学焉。

形式: 古风

谢黄汪千惠茗

老僧长斋三十年,眼前世味皆腥膻。

清泉白石供饮漱,浓华澹薄殊天渊。

年来衰病且消渴,地炉活火时烹煎。

非无村茶及野荈,入口羞涩如戈鋋。

我闻武夷之山山九曲,三十六峰名洞天。

中间草木蕴灵气,紫茸绿叶生春前。

山人摘茶带星月,提筐归去凌朝烟。

风时火候发香味,心灵手敏通经权。

三瞻四顾方什袭,奇货可居稀入廛。

知音千里远相访,杖头罄解青蚨钱。

一朝驰入大庾岭,真香真色犹新鲜。

老僧内热唇齿燥,闻名注想空垂涎。

多谢主人黄叔度,散步行歌来日暮。

袖中分得建溪春,留与枯禅作甘露。

千顷汪波见素心,两腋清风涤烦虑。

惊起林间病渴人,相呼相唤吃茶去。

形式: 古风

寿洪母

男儿立身须及早,强仕服官亲已老。

男儿爱日在承欢,百年喜惧非一端。

何如当今洪氏子,天伦乐事谁可比。

母也圣善子明经,七闽五岭咸知名。

名动临轩身未出,安阳待捧毛生檄。

北堂设帨时未央,朱明日永兰桂芳。

儒冠采服朝戏舞,大孙鸣琴小击鼓。

门前车马如云屯,昌言美誉纷前陈。

有人拜首扬母节,贞松翠柏凌霜雪。

有人避席称母慈,养成雏凤丰羽仪。

有人赞叹颂母德,减膳分餐苏菜色。

东樵野老闻所闻,一曲长歌寄五云。

五云多处群仙宴,麻姑西姥遥相见。

河浊河清海浅深,瑶池一会到于今。

手栽庭砌三株树,拂日凌霄作天柱。

东樵拭目几回看,看取金桃受恩遇。

形式: 古风

答庞策斯兼柬冼厚光孝廉

鸡声断续鼓声咽,布被蒙头双耳热。

飞蚊扑面蚤跳踉,四壁鸣虫尽饶舌。

老夫半夜不曾眠,移床去就梅花月。

旧梦不如新梦佳,起坐空斋书咄咄。

庞君在世颇聪明,得得相寻微漏泄。

夜来梦作赤梢鱼,受侮沙虫甘涸辙。

须臾化作金翅鹏,撞破天根空月窟。

鸴鸠斥鴳笑不休,遍界苍蝇自喧聒。

梦中说梦不自知,真幻凭君为决别。

前村更有冼孝廉,方便寄声如是说。

莫怪痴人说梦多,当局者迷观者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