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其九)

四相相催生病老。死魔不定朝难保。

争似寅昏持佛号。西方好。树林水鸟称三宝。

磨灭等闲髭鬓皓。乐邦行计唯宜早。

万亿国邦非远道。休烦恼。一弹指顷能行到。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可旻的《渔家傲·其九》。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佛法的向往,以及追求心灵解脱的愿望。

“四相相催生病老”一句,通过“四相”(即生、住、异、灭)来揭示生命的苦难与无常。紧接着,“死魔不定朝难保”则更加深化了这种主题,表明死亡可能随时降临,人生的脆弱无从保障。

而在“争似寅昏持佛号”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佛教的向往和依赖。这里的“寅昏”指的是早晨到晚上,即全日都在念佛,这种行为被比喻为一种争取,以寻求心灵上的安慰。

接下来的“西方好,树林水鸟称三宝”则是对净土宗所崇尚的西方极乐世界的赞美。在这里,“树林水鸟”之声被视作佛教中的“三宝”(即佛、法、僧),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和谐与宁静。

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在“磨灭等闲髭鬓皓”中得以体现。这里,“磨灭”意味着对物质欲望的消减,而“等闲髭鬓皓”则是形容头发斑白,意指年老无为,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淡然。

最后两句,“乐邦行计唯宜早。万亿国邦非远道。”表达了一种对解脱之路的急切期盼。诗人认为,追求心灵的净土应及早行动,因为虽然目标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并非难以到达。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和佛法向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深切渴望。

收录诗词(20)

可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其十三)

富贵经中谈净域。赤珠玛瑙为严饰。

彼土众生当晓色。擎衣裓。妙华供养他方佛。

稚小嬉游随没溺。娑婆是苦何曾识。

忻厌迩来方有力。从朝夕。静焚一炷香凝碧。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渔家傲(其三)

彼土因何名极乐。莲华九品无三恶。

虽有频伽并白鹤。非彰灼。如来变化宣流作。

九品一生离五浊。自然身挂珠璎珞。

宛转白毫生额角。长辉烁。百千业障都消却。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干丹阳宰乞米

知君爱物与人民,敢造琴堂诉在陈。

斗水果能相活否,今年犹甚去年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书里中所见

阑干十二缬帘遮,兽栋鳞鳞鼎贵家。

莫道楼台无地起,满城秋色半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