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嘉赵君泽寄兰

草堂安得有琳琅,傍案猗兰奕叶光。

千里故人劳解佩,一窗幽意自生香。

梦回凉月瓯江远,思入秋风楚畹长。

渐久不闻馀冽在,始知身境两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由明代文徵明所作,题为《谢永嘉赵君泽寄兰》。诗中描绘了对远方友人赠予兰花的感激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深邃思考与情感共鸣。

首联“草堂安得有琳琅,傍案猗兰奕叶光”以“琳琅”形容兰花的珍贵与美丽,将兰花置于草堂之中,映衬着案旁的猗兰,其叶片闪烁着光芒,营造出一种高雅清新的氛围。

颔联“千里故人劳解佩,一窗幽意自生香”表达了对千里之外友人的深情厚谊。友人不惜劳苦,解下佩戴之物,寄来兰花,这份心意如同一窗幽静中的香气,温暖而深远。

颈联“梦回凉月瓯江远,思入秋风楚畹长”通过梦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凉月下的瓯江遥远,秋风中的楚畹悠长,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尾联“渐久不闻馀冽在,始知身境两相忘”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逐渐领悟到,无论是物质的兰花还是情感的交流,最终都能让人达到心灵的契合与忘我。这种超越物质层面的情感交流,使得身心得以相互融合与忘却,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赞美与对远方友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真挚与美好,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小斋盆兰一干数花山谷所谓蕙也初秋抽数干芳馥可爱因与次明道复赏而赋之

时雨袪残暑,凉飙集华轩。

春徂众芳歇,晚蕙抽璚根。

重兹兰之属,不与凡卉群。

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

耿耿孤榻畔,燕对如高人。

启扉得良友,列案罗清樽。

于焉抚灵植,一笑涤尘烦。

微风南牖来,浓馥散氤氲。

有时参鼻观,即之已无存。

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

如何庭阶近,有此幽谷芬。

相忘馀冽中,渐久不复闻。

鲁哲日已远,楚累亦沈沦。

无能被雅操,且复酬芳魂。

形式: 古风

丹阳道中次王直夫韵

句曲东来草树秋,车音隔陇思悠悠。

西风黄土污人面,落日青山触马头。

息影道傍分茂荫,濯缨桥下得清流。

平生笑杀朱翁子,辛苦刚酬妾妇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金陵咏怀

钟山日上紫烟收,金阙参差万瓦流。

帝业千年浮王气,都城百雉隐高秋。

声华谁觅乌衣巷,形胜空吟白鹭洲。

回首壮游心未已,西风策马看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过竹堂

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

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

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

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