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一)

山围碧玉似环城,天作穹庐四壁撑。

晓日拨云添远岫,幽溪入夜带秋声。

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

此地宾鸿飞不到,吟蛩唧唧寄孤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阿墩子地区的壮丽景色与独特的自然环境。首句“山围碧玉似环城”,以碧玉比喻环绕的青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色之美。接着,“天作穹庐四壁撑”一句,将天空比作巨大的帐篷,四壁支撑,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氛围。

“晓日拨云添远岫”描绘了清晨阳光穿透云层,照亮远处山峰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幽溪入夜带秋声”则通过夜晚溪流的声音,暗示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宁静。

“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与雨后的清新,以及江面的雾气散去后的晴朗,展现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之美。

最后,“此地宾鸿飞不到,吟蛩唧唧寄孤鸣”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独特感受,宾鸿(大雁)难以到达此处,只有孤独的虫鸣声在空旷的环境中回响,营造了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墩子地区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末时期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86)

牛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二)

气阻山河迥不犹,天时人事理难求。

冰残四月花初放,霜落两成麦未秋。

鼓角声中喧梵呗,貔貅队里踏蛮讴。

村南更有雌龙窟,万斛淤泥溉瘠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三)

澜沧西渡接巴塘,贾客牛羊满谷量。

草木百年犹有臭,河山千里半垂荒。

秋晴塞外盘雕鹗,夜静村墟警虎狼。

倘许文翁留蜀久,腥膻何必不芸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阿墩子漫兴

澜沧不向海东流,雪岭高寒据上游。

山水有名非福地,风波无限是瀛州。

云深便拟羲皇代,树老浑忘汉魏秋。

莫道居夷嫌陋俗,此中丘壑有潜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偷冰渡雪

立地坪头三丈雪,东西阻隔人踪灭。

潜行夜半雪不知,日出未出趁冰结。

吾闻灵湫偷龙水,偷冰之语亦奇绝。

安得仁人民不偷,熏弦一挥阴霾彻。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