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楼眺望

徙倚上危梯,云空望眼迷。

雁声秋信北,鸦背夕阳西。

岸远舟逾小,水高山陡低。

家乡天际是,何日赋归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我徘徊在高高的阶梯上,仰望天空,目光迷失。
秋雁的叫声带来了北方的信息,乌鸦的背影映衬着西下的夕阳。
远处的岸边,船只显得越来越小,山势随着水位升高而陡峭下降。
家乡就在天边,何时才能回归呢?

注释

徙倚:徘徊。
危梯:高高的阶梯。
云空:天空。
迷:迷失。
雁声:秋雁的叫声。
秋信:秋天的信息。
鸦背:乌鸦的背影。
夕阳:西下的夕阳。
岸远:远处的岸边。
舟逾小:船只显得更小。
水高:水位升高。
陡低:陡峭下降。
家乡:家乡。
天际:天边。
何日:何时。
赋归兮: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登楼远望的场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去的渴望。诗人通过“徙倚上危梯”一句,设定了一个高处眺望的视角,接着“云空望眼迷”则表达了一种迷离的感觉,可能是因为远方景物被云雾遮蔽,也可能是诗人的情感所致。

“雁声秋信北”一句,通过大雁的南飞传递了秋天的信息,同时也带来了北方家乡的思念。紧接着,“鸦背夕阳西”则描绘了一幅鸦鸟背负晚霞的画面,时间已至黄昏,太阳逐渐西沉。

“岸远舟逾小”和“水高山陡低”两句,分别从空间和视觉上强调了诗人与家乡之间的距离感。这里的“岸”可能是指内心所牵挂的那片土地,而“舟”则象征着通往远方的交通工具,但在现实中却显得渺小无力。

最后,“家乡天际是,何日赋归兮”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切的思念和对回归的迫切期盼。这里“家乡天际是”强调了家乡在心中的位置既高远又明确,而“何日赋归兮”则流露出一种无尽的怀念和不确定的未来。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状态,是一首集思乡、离愁于一体的秋日抒情之作。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秋霖喜霁适睹庙堂酬唱相去数千里而阴晴同之因用韵

明良相正体坤乾,感格时旸本致虔。

坐使群方皆见日,谁言千里不同天。

只将精白承休德,岂在缁黄结善缘。

更得北风无羽檄,不妨举酒乐康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底事元戎辍上流,扬州势更重荆州。

要酬棠笏中原志,坐释枫宸北顾忧。

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捲旧红楼。

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荆阃宴吕马帅乐语口号

海风吹月近中秋,碧玉天高灏气浮。

文武对开王俭幕,主宾同上仲宣楼。

棋边正要看新著,酒畔何妨话旧游。

了却经营宛洛事,入登枢筦赞帷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荆阃偶成

一出峤南道,重来国北门。

词源因老涸,心鉴以忧昏。

可厌惟官事,难忘是主恩。

衷怀谁共语,流得枕边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