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阃偶成

一出峤南道,重来国北门。

词源因老涸,心鉴以忧昏。

可厌惟官事,难忘是主恩。

衷怀谁共语,流得枕边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我再次来到岭南的道路,这次是从国都北门归来。
曾经的灵感源泉因年老而枯竭,内心明镜因忧虑而变得模糊。
令人厌倦的是繁琐的公事,难以忘怀的是君主的恩德。
内心的情感无人倾诉,只有在梦中枕头边留下深深的痕迹。

注释

出:离开。
峤南道:岭南的道路。
重来:再次回来。
国北门:国都北门。
词源:灵感源泉。
涸:枯竭。
心鉴:内心明镜。
忧昏:忧虑模糊。
可厌:令人厌倦。
惟:只。
官事:公事。
难忘:难以忘怀。
主恩:君主的恩德。
衷怀:内心情感。
共语:倾诉。
流得:留下。
枕边痕:枕头边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荆阃偶成》。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

“一出峤南道,重来国北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一次次地通过南道,又回到北门的情景,表明其心中的某种牵挂和不舍。峤南、国北可能是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比喻性的表示某个地方或状态。

“词源因老涸,心鉴以忧昏。” 诗人通过“词源”来表达自己对于往事的回忆,这些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模糊不清。同时,“心鉴”暗示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省察,而这种省察又让他感到忧虑和迷茫。

“可厌惟官事,难忘是主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不满与厌倦,但同时也难以忘怀在这过程中所获得的某种恩惠或支持。这里的“主恩”可能指的是君王或上级对诗人的提拔和赏识。

“衷怀谁共语,流得枕边痕。”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无人可以分享他的深沉情感。这些情感就像枕边的泪痕一样,是夜里孤独时刻所留下的印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于过往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送子守衡州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八窗叔归

归来百事付休休,又向空山断送秋。

整叠衣篝双赤脚,携持拄杖一苍头。

儒书梵语相参看,酒柱诗盟自献酬。

客有可人留不住,夜长谁与话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子倅当涂

久历家庭役,今欣羽翼成。

此行为别驾,平步可颛城。

常整韦弦佩,要持冰檗声。

山林佚吾老,有子足光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子倅宜春(其一)

已佐当涂郡,春台再往临。

勿言官是赘,常以国为心。

勉勉思全璧,频频寄抵金。

史君天下士,澡雪奉规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