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阃宴交代贾尚书乐语口号

底事元戎辍上流,扬州势更重荆州。

要酬棠笏中原志,坐释枫宸北顾忧。

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捲旧红楼。

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为何元帅不再指挥前线,扬州的地位比荆州更为重要。
他决心实现收复中原的宏愿,消除对北方边疆的忧虑。
挥动白羽指挥新军,半开红帘映照旧时红楼。
此行目标是整顿天下,而您正值壮年,事业如日中天。

注释

元戎:军队的最高统帅。
辍:停止。
上流:前线。
扬州:地名,古代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荆州:地名,古代军事要地。
棠笏:古时官员所持的象牙或木制手板,象征权力和职责。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古代常作为政治中心。
枫宸:皇宫,代指皇帝。
北顾忧:对北方边疆的担忧。
白羽:白旄,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
新玉帐:新建的军营。
朱帘:红色的帘幕。
红楼:红色的楼阁,此处可能指代宫殿或豪华住所。
整顿乾坤:治理天下,整顿局势。
公衮:古代官服,这里指代有威望的官员。
莱衣:古代帝王赐给功臣的礼服。
正黑头:正当壮年,头发乌黑,比喻事业蒸蒸日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英雄豪放的情怀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底事元戎辍上流",表明诗人心中的忧虑和责任感,好像江水一样源远流长。"扬州势更重荆州",则是通过地理位置来强调战略要地的重要性,显示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

"要酬棠笏中原志"一句,"棠笏"代指古时用以记录事情的器物,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历史和民族大义的承担。"坐释枫宸北顾忧"则是说坐在高处放眼关注北方边疆的安全,体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接下来的"白羽一挥新玉帐,朱帘半捲旧红楼",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恢宏与繁华的景象,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现实的比较。

最后,"此行整顿乾坤了,公衮莱衣正黑头"一句,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像古代圣君一样,整治天下,使国家重新井然有序。"公衮莱衣"指的是官服,"正黑头"则表明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旧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清醒的头脑。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的历史使命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荆阃宴吕马帅乐语口号

海风吹月近中秋,碧玉天高灏气浮。

文武对开王俭幕,主宾同上仲宣楼。

棋边正要看新著,酒畔何妨话旧游。

了却经营宛洛事,入登枢筦赞帷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荆阃偶成

一出峤南道,重来国北门。

词源因老涸,心鉴以忧昏。

可厌惟官事,难忘是主恩。

衷怀谁共语,流得枕边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子守衡州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八窗叔归

归来百事付休休,又向空山断送秋。

整叠衣篝双赤脚,携持拄杖一苍头。

儒书梵语相参看,酒柱诗盟自献酬。

客有可人留不住,夜长谁与话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