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谣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

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

独向花下吟,翠筱剌罗襟。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

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形式: 古风

翻译

枕边传来莺鸟鸣叫,拂晓的窗户映出淡淡的白光。
烟雾笼罩的柳树影子交错摇曳,蔷薇花开了一半,娇艳动人。
两只蝴蝶乘风飞舞,想要穿过珠帘进入室内。
独自一人在花丛中低吟,翠绿的细竹刺破了我的衣襟。
我在原地徘徊,吟诵未竟,丫鬟整理着琴弦。
触碰琴弦,却无法弹奏出欢快的曲调,因为调子不合宜,没有悦耳之音。
每拉一次琴弦,都像割断了我一段愁肠,这心痛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注释

枕:枕头。
莺:莺鸟。
晓窗:清晨的窗户。
虚白:微弱的光线。
烟柳:烟雾中的柳树。
参差:交错摇曳。
蔷薇:一种花卉。
半拆:半开。
乘风:随风。
珠帘:珠子装饰的帘子。
翠筱:翠绿的细竹。
罗襟:轻薄的衣襟。
徘徊:犹豫不决,来回走动。
就:完成。
整:整理。
瑶琴:古代的名贵琴。
不堪:不能忍受。
调别:不同的曲调。
一弦:一根琴弦。
断尽:彻底断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清晨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在春晓中的独特体验和深沉情感。

"到枕一声莺,晓窗生虚白。" 这两句以莺鸟的叫声作为引子,营造出一个清晨的氛围。窗前渐渐亮起的光线,给人一种淡淡的、不太明显的白色,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一种朦胧的情感状态。

"烟柳影参差,蔷薇红半拆。" 这两句则是对春日景色的细致描写。柳树在轻烟中摇曳,而花开得不全不缺,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美丽。

"乘风双蛱蝶,欲入珠帘隔。" 蛱蝶随风飞舞,想要穿过精致的珠帘,这里既形象地描绘了春日景物,也隐喻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独向花下吟,翠筱剌罗襟。" 这两句写作者在花前自酌自吟,衣带间佩戴着翠绿色的玉饰,这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

"徘徊吟不就,婢子整瑶琴。" 这里表达了一种徘徊不定的情绪,以及对音乐的渴望,但却没有达到心中理想的声音,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不满和追求。

"抚弦不堪弹,调别无好音。" 这两句通过对琴声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无法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无奈,以及对于美好旋律的渴望。

"一弦肠一断,断尽几回心。" 最后这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一根琴弦的断裂象征着心灵的断裂和情感的彻底破碎,这种比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痛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独特画面,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132)

张玉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字:若琼
  •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 生卒年:1250 ~1277

相关古诗词

秋江辞

烟迷浦口人迹稀,老松瘦竹横斜晖。

舟人鲙切莼羹美,竹叶香清蟹正肥。

醉眠篷底呼不醒,一任春风吹鬓影。

起来霜月白满天,淅沥蒹葭凉夜静。

形式: 古风

秋思

秋入银床老井梧,能言鹦鹉日相呼。

兰闺半月閒针线,学得崔徽一镜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秋思

爽籁生灵径,清秋澹碧空。

乘凉赊月色,问夜出帘栊。

独坐怜团扇,罗衣吹暗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结袜子

闺中女儿兰蕙性,寒冰清澈秋霜莹。

感君恩重不胜情,容光自抱悲明镜。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