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其二)

出曲水未断,入山深更重。

泠泠若仙语,皎皎多异容。

万响不相杂,四时皆有浓。

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

久迷向方理,逮兹耸前踪。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流水不断,深入山中更加幽深。
清脆如仙子的话语,明亮且多姿多彩。
各种声音互不干扰,四季景色各有浓厚特色。
日月交替照耀,云霞在山峰间各自显现。
长久以来迷失方向,此刻眼前景象让我振奋。

注释

曲水:弯曲的流水。
未断:不断。
入山:进入山中。
深更重:更加深沉。
泠泠:形容声音清脆。
若仙语:如仙子般的声音。
皎皎:明亮的样子。
异容:多样的容貌。
万响:各种声音。
相杂:相互混杂。
四时:四季。
皆有浓:都有浓厚的景色。
日月:太阳和月亮。
互分照:交替照耀。
云霞:云彩和霞光。
各生峰:在山峰上各自显现。
久迷:长久迷失。
向方理:方向和道理。
逮兹:到这时。
耸前踪:振奋前行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观,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深邃的哲思。

“出曲水未断,入山深更重”两句,勾勒出了山水交错的画面,其中“曲水”与“深山”的对比,既展现了水流的柔美,也凸显了山势的峻险。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变化多端的赞叹。

接着,“泠泠若仙语,皎皎多异容”两句,用“泠泠”和“皎皎”来形容山涧之声,如同仙乐一般,表明诗人对于这自然之音的神往。同时,“多异容”则描绘了山水之间变化万千的风貌,每一刻都有新奇的景象展现。

“万响不相杂,四时皆有浓”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万响”指的是自然界中无数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却并不混乱,反而在不同的季节中都能表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声音之美,更表达了对四季更迭、生机勃勃的自然界的深刻领悟。

“日月互分照,云霞各生峰”两句,则将光线和天气的变化纳入诗境。太阳、月亮的光芒在山间交替辉映,而云霞则随着山峰的起伏而变幻,这些自然元素的相互作用,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断变化却又和谐统一的大自然之中。

最后,“久迷向方理,逮兹耸前踪”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观的长久沉醉,以及在这美丽环境中的自我探寻。诗人似乎在追溯着过去的足迹,在大自然中寻找生命和宇宙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对宇宙万物、四季更迭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石淙(其三)

荒策每恣远,戆步难自回。

已抱苔藓疾,尚凌潺湲隈。

驿骥苦衔勒,笼禽恨摧颓。

实力苟未足,浮誇信悠哉。

顾惟非时用,静言还自咍。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石淙(其四)

朔水刀剑利,秋石琼瑶鲜。

鱼龙气不腥,潭洞状更妍。

磴雪入呀谷,掬星洒遥天。

声忙不及韵,势疾多断涟。

输去虽有恨,躁气一何颠。

蜿蜒相缠掣,荦确亦回旋。

黑草濯铁发,白苔浮冰钱。

具生此云遥,非德不可甄。

何况被犀士,制之空以权。

始知静刚猛,文教从来先。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石淙(其五)

空谷耸视听,幽湍泽心灵。

疾流脱鳞甲,叠岸冲风霆。

丹巘堕环景,霁波灼虚形。

淙淙豗厚轴,棱棱攒高冥。

弱栈跨旋碧,危梯倚凝青。

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常闻誇大言,下顾皆细萍。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石淙(其六)

百尺明镜流,千曲寒星飞。

为君洗故物,有色如新衣。

不饮泥土污,但饮雪霜饥。

石棱玉纤纤,草色琼霏霏。

谷硙有馀力,溪舂亦多机。

从来一智萌,能使众利归。

因之山水中,喧然论是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