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淙(其四)

朔水刀剑利,秋石琼瑶鲜。

鱼龙气不腥,潭洞状更妍。

磴雪入呀谷,掬星洒遥天。

声忙不及韵,势疾多断涟。

输去虽有恨,躁气一何颠。

蜿蜒相缠掣,荦确亦回旋。

黑草濯铁发,白苔浮冰钱。

具生此云遥,非德不可甄。

何况被犀士,制之空以权。

始知静刚猛,文教从来先。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北地寒流剑光锐,秋日清石如美玉。
水底生物气息清新,深潭洞穴景色优美。
踏雪深入峡谷,捧星洒向远方天际。
声音急促难跟韵律,水流湍急多生波纹。
虽然输掉难免遗憾,但急躁情绪太过狂乱。
曲折蜿蜒相互牵扯,险峻之地也辗转回旋。
黑草洗净铁一般的光泽,白苔覆盖如冰钱浮沉。
万物生长在这云端,没有美德难以分辨。
更何况是犀牛武士,仅凭权谋难以制服。
这才明白,宁静刚毅的力量,自古以来都是文明教化的先驱。

注释

朔水:北方寒冷的水流。
刀剑利:剑光锐利。
秋石:秋季的清冷石头。
琼瑶:美玉。
鱼龙:水中生物。
腥:腥味。
磴雪:踏雪的山路。
呀谷:深谷。
掬星:捧取星星。
势疾:水流急促。
躁气:急躁的情绪。
蜿蜒:曲折蜿蜒。
荦确:险峻不平。
濯:洗涤。
冰钱:像冰钱一样的白苔。
云遥:高远的云端。
甄:分辨。
犀士:犀牛武士。
权:权谋。
静刚猛:平静而刚强。
文教:文明教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动感和节奏感。开篇“朔水刀剑利”一句,便给人以锋锐、坚硬之感,而“秋石琼瑶鲜”的比喻,则让人联想到那种在自然光线下的晶莹剔透。

诗中的意象交替有致,从水中鱼龙的活力到山洞的幽深,再到雪入谷中和星辰洒落,都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这些景物并非单纯的叙述,而是通过动态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声忙不及韵”、“势疾多断涟”,这些词汇都带有强烈的动感。

诗人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一种情感和哲理。例如,“输去虽有恨,躁气一何颠”一句,可以理解为面对自然之美,即使内心有所不满,也被这种磅礴的气势所慑服。而“蜿蜒相缠掣,荦确亦回旋”,则是对自然界错综复杂但又和谐共存的一种描写。

最后,“黑草濯铁发,白苔浮冰钱”等句,更是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强化诗中的意象。而“具生此云遥,非德不可甄”,则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生命力的深刻体悟。

全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石淙(其五)

空谷耸视听,幽湍泽心灵。

疾流脱鳞甲,叠岸冲风霆。

丹巘堕环景,霁波灼虚形。

淙淙豗厚轴,棱棱攒高冥。

弱栈跨旋碧,危梯倚凝青。

飘飘鹤骨仙,飞动鳌背庭。

常闻誇大言,下顾皆细萍。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石淙(其六)

百尺明镜流,千曲寒星飞。

为君洗故物,有色如新衣。

不饮泥土污,但饮雪霜饥。

石棱玉纤纤,草色琼霏霏。

谷硙有馀力,溪舂亦多机。

从来一智萌,能使众利归。

因之山水中,喧然论是非。

形式: 古风

石淙(其七)

入深得奇趣,升险为良跻。

搜胜有闻见,逃俗无踪蹊。

穴流恣回转,窍景忘东西。

戆兽鲜猜惧,罗人巧罝罤。

幽驰异处所,忍虑多端倪。

虚获我何饱,实归彼非迷。

斯文浪云洁,此旨谁得齐。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石淙(其八)

屑珠泻潺湲,裂玉何威瑰。

若调千瑟弦,未果一曲谐。

古骇毛发慄,险惊视听乖。

二老皆劲骨,风趋缘欹崖。

地远有馀美,我游采弃怀。

乘时幸勤鉴,前恨多幽霾。

弱力谢刚健,蹇策贵安排。

始知随事静,何必当夕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