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四十首(其三)

素交长逝矣,心事与谁论。

望去虹蜺气,招来胡蝶魂。

浮名孤并驾,清泪切啼猿。

携手一相失,吁嗟甘闭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感秋四十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素交长逝矣”,点明了诗人对往昔纯洁友谊的追忆,感叹那些纯真友谊已随时间流逝,不再复返。接下来,“心事与谁论”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似乎在说,心中所想之事,又有谁能理解呢?

“望去虹蜺气,招来胡蝶魂”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心中的情感比作彩虹之气和蝴蝶的灵魂,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美好。彩虹象征着希望与美丽,而蝴蝶则常常被用来比喻灵魂或美好的事物,这里通过“虹霓气”和“蝴蝶魂”的招引,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浮名孤并驾,清泪切啼猿”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将“浮名”(虚幻的名声)与“孤并驾”(孤独地并肩前行)相对比,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和对孤独生活的无奈接受。同时,“清泪切啼猿”则以自然界的猿猴啼叫,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悲伤,泪水与猿啼相互呼应,增添了诗的悲凉氛围。

最后,“携手一相失,吁嗟甘闭门”两句,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诗人感叹于与朋友的离散,虽然心中充满遗憾,却也只能选择闭门独处,面对现实的无奈。这里的“甘闭门”并非真正的甘愿,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和无奈的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怀念、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四十首(其四)

昔别重城出,曾营三径幽。

结茅恒苦雨,种树总宜秋。

去去北山外,盈盈南渡头。

何当归此地,垂钓一销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感秋四十首(其五)

世态狂澜倒,何人结古欢。

心将日皛皛,行怯露漙漙。

荆棘生毫末,干戈起舌端。

惟应万峰隐,差可一身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感秋四十首(其六)

失我乌衣巷,登君白玉除。

人疑趿珠履,或亦候篮舆。

桂岭秋偏蚤,松窗月正虚。

茂陵家不远,何事倦相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感秋四十首(其七)

平生矫俗虑,不乐闻徵输。

负郭田方弃,未能归旧庐。

中林行命酒,欹案坐观书。

仰止桐江客,垂纶不羡鱼。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