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守居园池

绛邑旧名藩,牧守优鸿儒。

逶迤山水中,旷达园池居。

雄并历晋魏,揖让隆唐虞。

世远民俗漓,讼剧古道疏。

环列多馆墅,莽苍变丘墟。

惨恻岁年深,牢落兵烬馀。

洄涟复亭构,花萼悬堂虚。

祓禊引流觞,宾筵闻鼓竽。

锦香缀径溪,琅玕绕庭除。

公暇寡接交,游观足清娱。

缅怀前哲人,冠盖秉钧枢。

遗爱勒琬琰,清风生坐隅。

卉木均雨露,薮泽乐禽鱼。

端来濯尘缨,咏歌登舞雩。

夕阳明翠巘,秋色淡红蕖。

乡关动离思,云烟隔荒芜。

绣斧倦行羁,霜日烈修途。

故园有松菊,盍用还菑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契玉立的《绛守居园池》描绘了一幅古朴而宁静的园林景象。诗中以“绛邑”开篇,点出此地曾为藩镇重地,后转为文教之地,“优鸿儒”三字彰显了其文化氛围之浓厚。接着,诗人以“逶迤山水中,旷达园池居”描绘出园池的地理位置与布局,山水环绕,园池广阔,展现出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美景。

“雄并历晋魏,揖让隆唐虞”两句,通过历史的对比,强调了园池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随后,“世远民俗漓,讼剧古道疏”则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以及园池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变化。

接下来的“环列多馆墅,莽苍变丘墟”描绘了园池周边的建筑与环境,以及岁月流转后的沧桑变化。“惨恻岁年深,牢落兵烬馀”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战争留下的痕迹。

“洄涟复亭构,花萼悬堂虚”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园池内的建筑与自然景观,以及它们在时间长河中的静默与空灵。“祓禊引流觞,宾筵闻鼓竽”描绘了园池中举行的传统仪式与聚会场景,充满了人文气息。

“锦香缀径溪,琅玕绕庭除”则进一步描绘了园池的美丽景色,锦香点缀小径溪流,琅玕环绕庭院四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公暇寡接交,游观足清娱”表达了园池作为休闲娱乐场所的功能,以及官员在此寻求心灵慰藉的情境。

“缅怀前哲人,冠盖秉钧枢”通过回顾历史上的贤哲,赞美了他们的智慧与贡献。“遗爱勒琬琰,清风生坐隅”则表达了对先贤美德的铭记与传承,以及清风拂面的宁静感受。

“卉木均雨露,薮泽乐禽鱼”描绘了园池内植物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景象,体现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之美。“端来濯尘缨,咏歌登舞雩”则表达了人们在这里洗涤心灵,歌唱舞蹈,追求精神自由与快乐。

最后,“夕阳明翠巘,秋色淡红蕖”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色,夕阳映照山峦,秋色中红蕖点缀,充满诗意。“乡关动离思,云烟隔荒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远方的无奈与感慨。“绣斧倦行羁,霜日烈修途”则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的向往。“故园有松菊,盍用还菑畬”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田园,享受自然生活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池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历史、自然、人文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14)

契玉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顺帝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考求图志,搜访旧闻,成《清源续志》二十卷。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工诗。有《世玉集》

  • 字:世玉
  • 籍贯:高昌

相关古诗词

登德风亭诗

潞郡古黎国,历韩分晋阳。

右顾带河汾,左揖耸太行。

高阜俯四下,风气殊劲刚。

道路阅修阻,山岳互低昂。

州治列方中,有亭跨崇冈。

翚飞炫华构,迢递瞰大荒。

犹如沧海珠,群龙护其傍。

云烟恣吞吐,岩谷发幽光。

城堞峨前陈,冠盖来相望。

匪唯壮游观,庶保斯民康。

孰奏南薰琴,于彼君子堂。

春风偃露草,夜月照屋梁。

持节眺所临,酷暑生清凉。

俯仰陈迹异,对景多慨慷。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晋溪

访古晋祠山,晓集汾水桥。

星河没惨淡,野色见平遥。

树鸟啼冥冥,涂马鸣萧萧。

游车接飞盖,驾言修禊朝。

荒城忽已迥,远峤如相招。

振衣投林丘,浥露□尘嚣。

涧壑耸绿桧,原隰散红桃。

敞殿罗幢幡,虚庭杂牲醪。

逶迤广寒宫,献酬瑶池皋。

境胜地亦灵,心悦神自超。

法鼓青山巅,仙家白云标。

极留不可暂,鹤唳天风高。

形式: 古风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文正千年士,精忠凛不亡。

勋名山岳重,翰墨日星光。

乔木参天古,幽兰叠砌芳。

我来拜祠下,端欲濯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清源洞

洞府神仙去不还,清源紫帽耸高寒。

泉南佛国几千界,闽海蓬莱第一山。

夜月凤箫声隐隐,秋风鹤佩听珊珊。

瑶池岂隔尘寰路,更扣危岑最上关。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