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雄伟与历史的变迁。开篇“天畔浮云云表峰”,以浮云和高耸的山峰起笔,营造出一种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象,引人入胜。接着“北游奇险见居庸”,点明地点,居庸关的险峻与独特风貌跃然纸上。
“力排剑戟三千士,门掩山河百万重”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将居庸关的防御力量比作三千剑戟,将它守护的地域比作百万重山河,形象地展示了居庸关作为边防要塞的重要性和坚固性。
“渠荅自今收战马,兜铃无复置边烽”则转而描述和平景象,暗示战争的结束和边疆的安宁,通过“收战马”和“无复置边烽”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上都避暑频来往,飞鸟犹能识衮龙”两句,以“上都避暑”和“飞鸟识衮龙”为线索,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上都是古代帝王避暑的地方,频繁的来往体现了居庸关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而“飞鸟犹能识衮龙”,既是对居庸关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对自然与历史和谐共存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居庸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地理环境的壮美和军事战略的重要性,也蕴含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