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积劫逢人莫肯低”,以“积劫”形容时间之久远,暗示诗人历经沧桑,面对世事变迁,依然坚守自我,不轻易妥协。接着“最宜强项白犹栖”一句,通过“强项”与“白犹栖”的对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
“几乎为尔成仁别”一句,借“成仁别”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为了坚持真理或道义,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决心。“幸不同伊认影迷”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他人的不同选择,以及对虚幻表象的清醒认知。
“狮子已将偿宿债”一句,以狮子喻指强者,通过“偿宿债”这一动作,展现了强者面对过去错误或债务时的勇于承担与改正。“严颜何惜掷淤泥”则通过“严颜”这一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也不愿玷污自己品格的决心。
最后,“从来羞比毗卢顶,除却朱衣任品题”两句,以毗卢顶象征至高无上的境界,而“朱衣”则代表正直与公正。这两句表明诗人自视甚高,不屑于与世俗同流合污,只愿接受公正的评价,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