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金部三首(其一)

绮鸾衔诏碧霜林,按部归来听好音。

卧看蜀云山历历,行游兰省夜沉沉。

柔桑平带三川绿,苍桂同铺百里阴。

天子虚怀求妙道,肯令公负一生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送刘金部三首(其一)》。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某位官员刘金部赴任时所作。

首句“绮鸾衔诏碧霜林”中,“绮鸾衔诏”形象地描绘了官府传达圣旨的情景,而“碧霜林”则是指秋天的林子,树叶因露水而显得更加鲜亮。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营造了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

接着,“按部归来听好音”表达了诗人期待刘金部在任上能有所成就,归来时能够听到好的消息。“按部”指的是官府机构,而“听好音”则是对未来美好声音的期待。

第三句“卧看蜀云山历历”中,“卧看”意味着平静地观望,而“蜀云山历历”则是在描述遥远的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山脉连绵不绝。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第四句“行游兰省夜沉沉”继续这种情感表达,“行游”意味着出行和漫游,而“兰省”则是指古代的兰州(今甘肃兰州),“夜沉沉”形容夜晚的宁静与深邃。诗人通过这样的描绘,传达了夜行于荒野之中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两句“柔桑平带三川绿,苍桂同铺百里阴”中,“柔桑平带三川绿”形容的是山间溪流沿岸的桑树随风摇曳,带来一片片的绿意;而“苍桂同铺百里阴”则是在描绘远方的山林连绵成阴,似乎是用生长在高山上的苍耳(一种植物)和桂树来比喻官路延伸至百里之遥。这些描写营造了一个壮丽而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对朋友远行所到之地的关切。

最后两句“天子虚怀求妙道,肯令公负一生心”中,“天子虚怀”指的是皇帝胸怀宽广,而“求妙道”则是在表达皇帝追求治国理政的高尚道路。最后,“肯令公负一生心”显示了诗人对刘金部寄予厚望,愿他在仕途上承担起重要职责。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送别之作,其中不仅包含了对朋友远行所到之地景物的描写,也蕴含着诗人对于朋友政治理想和个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权守解印趋阙

欲挽行人入醉乡,残春岐路日偏长。

花容贴雨蜂儿静,麦浪翻风燕子凉。

心计已高刘晏幕,恩波终戴召公棠。

去思正伴东溪水,听得潺湲更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许东传(其一)

碧霄已觉少微明,帝所行看召老成。

好梦谩依淮水去,秋风空见雪山轻。

衣冠几许披云雾,父老于今识弟兄。

黄阁他年开月旦,想公终不解忘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许东传(其二)

转蓬孤鹤昔流人,千里楼西客此身。

江海相忘鱼自乐,雪霜已过树回春。

长安索米非方朔,谷口耕云待子真。

收拾从来忧国泪,太平无复事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才儒(其一)

未觉乡关岁月深,转山旗影缓愔愔。

远人愿见乔卿服,支邑曾随子贱琴。

摅散幽阴千古恨,发明忠义一生心。

冰清不屈二天庇,雨化宁逢三日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