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赐书楼旧钞本梁公九谏

九谏词犹在,文章震李唐。

安危资柱石,举废得津梁。

气挟雷霆厉,心争日月光。

名臣传表奏,应比赐书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丕烈对梁公九谏的赞誉之作。"九谏词犹在"表达了对梁公谏言的敬仰,认为其智慧与道德经久不衰。"文章震李唐"则高度评价梁公的文章才华,足以震动唐朝文坛。"安危资柱石,举废得津梁"进一步赞扬梁公在国家安危和人才选拔中的关键作用,如同国家的支柱和渡人的桥梁。

"气挟雷霆厉,心争日月光"描绘了梁公的刚正不阿之气,如同雷霆般威严,又如日月般明亮。"名臣传表奏,应比赐书藏"最后两句,肯定梁公的成就将被载入史册,其著作如同珍贵的赐书一样被珍藏。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一位杰出名臣的赞美,赞美了他的智慧、忠诚和历史地位,体现了作者对梁公的深深敬仰。

收录诗词(1)

黄丕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饶峰

叠叠寒山翠几重,兴元奇险说饶峰。

数家村落依残垒,半岭寒鸦下夕舂。

战血年深悲化碧,行人道倦话传烽。

临风欲问前朝事,今古茫茫感旧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观石庵先生所藏阳明山人铜印作歌

铜章扶寸纽压龙,朱文苍劲气浑融。

阳明先生古作者,新建儋爵膺褒封。

当年手握霹雳符,千军挥却心从容。

宁藩就擒事不易,上捷竟上中官功。

南赣抚臣印斗大,一笑掷去还山中。

头衔竟署山人字,至今心迹留枯铜。

谛观砻治不草草,拨蜡为范加镵攻。

高阳许初篆其字,旁列款识书尤工。

世间荣辱那有据,盛衰一往如飘风。

侯伯大封赐铁券,瞥眼春雪同销镕。

区区余物仅存此,土花绣蚀斑青红。

忠魂道气所凭托,埋没不下腾长虹。

鬼神呵护三百载,流传又遇司农公。

我公作人有风味,嗜好殊俗为儒宗。

银黄入手不介意,宝此独若圭球■。

摩挲岂惟悦清燕,拂拭正尔增虔恭。

心光万古一顷刻,良知寒暖验自躬。

世人但识宋五子,拾宋糟粕讲异同。

宋儒堂奥初未见,叩槃扪籥随群蒙。

神徂圣伏儒者贱,宋五子恨无终穷。

兼三不朽破空出,天遣与世为晨钟。

阳明不出道堕地,坐令学究成冬烘。

阳明既出道在世,如晓日挂榑桑东。

山人还山若无有,始觉儒者真英雄。

知公必有心印在,鸿蒙一气中流通。

直寻仙佛本来意,以证濂洛希微衷。

形式: 古风

官道柳

临清官道柳,采掇有饥妇。

年年旱魃杀五谷,客米千钱仅一斗。

有饭柳作齑,无饭柳作糜。

阿夫河南趁工死,归食老姑兼哺儿。

春风飘飘春已深,枝叶老硬伤人心。

形式: 古风

乞米妇

乞米妇,形栾栾。与钱不肯受,乞米声悲酸。

两年水灾荡庐屋,三年旱荒断食谷。

生儿四岁良独苦,长食树皮少食乳。

可怜不曾识米味,安得香粳洗其胃。

官今与米归作汤,不与饱食聊与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