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翁五言十首(其十)

紫阳山下住,问字足儒生。

鲜果枝头熟,新醅瓮面清。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

焉得孟能静,沧浪共濯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住在紫阳山脚下,是个热衷学问的书生。
新鲜的果子挂在枝头,新酿的酒在瓦瓮中清澈透亮。
向朱仲晦老师学习,与许宣平诗人是朋友。
如何能寻得一个宁静的心境,与你一同在沧浪之水洗涤尘缨。

注释

紫阳山下:指代具体的地理位置。
住:居住。
足:足够,充分。
儒生: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鲜果:新鲜的水果。
枝头:树梢。
熟:成熟。
新醅:新酿的酒。
瓮面:瓦瓮表面,指酒液。
清:清澈。
学师:向...学习。
朱仲晦:历史上的学者或人物。
诗友:诗歌的朋友。
许宣平:历史上的诗人。
焉得:如何能够。
孟能静:一个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
沧浪:古代江名,这里象征自然清流。
濯缨:古人用来比喻洗涤尘垢,象征超脱世俗。

鉴赏

紫阳山下,诗人选择此地作为栖息之所,问字则是询问文字之事,足儒生表明这里学者云集。鲜果枝头熟,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丰饶的意象;新醅瓮面清,则是生活情趣的写照,透露出一种淡雅的生活状态。

学师朱仲晦、诗友许宣平,分别指的是诗人的老师与朋友,他们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交往和影响。焉得孟能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安宁的追求;沧浪共濯缨,则是借用《论语》中的成语来形容诗人与友人的关系亲密,如同穿越波涛却仍紧紧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居住环境、生活情趣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宁静、享受简单生活并与他人保持深厚情谊的情怀。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九)

诗家自有律,高处在平中。

能使生为熟,何愁拙不工。

严祠七里濑,汉鼎一丝风。

敢谓方虚叟,还如陆放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八)

父母嗟难报,乾坤荷曲成。

居然生寿相,颇亦窃诗名。

箕子九畴范,太公三略兵。

老身宁坎止,时彦或流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七)

故人书见问,近况复如何。

酒病沉绵剧,诗愁感慨多。

胫枯全似鹤,髻小仅如螺。

更许十年活,渔矶破几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七十翁五言十首(其六)

只影兼孤喙,攒眉更结喉。

一生无大喜,万种有閒愁。

冠豸羞言路,凭熊齿郡侯。

休官十六载,不报破家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