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经青史不难收,怪底依然处士裘。
谁谓封侯安事笔,我闻定霸必焚舟。
骥腾夷路须联辔,鳌负三山好掷钩。
对策清时看第一,未应蕴藉愧裴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自叹(其二)》,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和功名的看法。首句“明经青史不难收”暗示了读书人通过科举可以进入历史的记载,但接下来的“怪底依然处士裘”则流露出对士人选择隐逸生活的不解,为何他们仍然选择穿着布衣过着淡泊的生活。
“谁谓封侯安事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功名的看法,他认为封侯这样的功业并非仅仅依靠文笔所能达成,暗示了实践和勇气的重要性。“我闻定霸必焚舟”引用典故,表明真正的英雄在成就霸业时会果断决绝,甚至可能舍弃一些东西,如焚舟断退路以求成功。
“骥腾夷路须联辔”比喻人才应当团结协作,共同前行,而“鳌负三山好掷钩”则描绘了一幅豪迈壮志的画面,像巨鳌背负山岳般有担当,敢于挑战。最后两句“对策清时看第一,未应蕴藉愧裴休”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清明时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自信,认为自己才华出众,不应因过于谦虚而愧对前贤裴休。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虞俦对于个人抱负与仕途抉择的深沉思考,既有对功名的渴望,又有对隐逸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代理想主义与现实考量的交织。
不详
寒日移阴短,清溪放溜迟。
归田真晚矣,泛宅欲何之。
鸿送天边目,山横雪后眉。
诗中无限兴,一一报公知。
阴阳消长际,新旧送迎中。
异县他乡泊,天时人事同。
世方期道泰,我岂坐途穷。
儿女番为寿,衰颜借酒红。
望外星占婺,年馀水记苕。
去思谁结恋,来暮岂闻谣。
季布从渠毁,冯唐莫我招。
舟中无一事,睡足有今朝。
懒于尘土踏京华,张翰西风久忆家。
江上鱼肥应可鲙,田家酒熟未容赊。
狂踪泛泛浑犹梗,病眼昏昏祇欲花。
为报王孙早归矣,莫凭芳草浪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