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郡楼赠高秘丞

年来归兴忆皇州,频向花时倚郡楼。

南陌春光芳树远,西郊山色晚云浮。

国家无事边陲静,风俗还淳礼让修。

吟得新诗谢知己,将何才术称分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近年来我常常怀念京城,常常在花开时节倚靠郡楼赏景。
城南的道路春光绚丽,远处的香樟树生机盎然,西郊的山色在傍晚云雾中若隐若现。
国家太平无战事,边境安宁,民风淳朴,礼仪谦让蔚然成风。
我吟出新的诗篇感谢知心朋友,但又自问,凭何种才能来分担他们的忧虑呢?

注释

年来:近年来。
归兴:回归京城的愿望。
忆:怀念。
皇州:京城。
频:常常。
花时:花开的季节。
倚:倚靠。
郡楼:郡守官署的楼台。
南陌:城南的道路。
春光:春天的景色。
芳树:美丽的树木。
远:远处。
西郊:西部郊区。
山色:山的景色。
晚云浮:傍晚的云彩飘浮。
国家:国家。
无事:太平无事。
边陲:边境。
静:安宁。
风俗:民风。
还淳:恢复淳朴。
礼让:礼仪谦让。
修:盛行。
吟得:吟出。
新诗:新的诗篇。
谢知己:感谢知己。
将何:又能用什么。
才术:才能和技艺。
称分忧:来分担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回忆起往昔在皇州时光的景象。频繁地在花开之季,倚靠在郡楼上,享受着那份静谧与美好。南边的小路上,春天的阳光洒落在远处芬芳的树木之间;西郊的山色,在晚霞和浮动的云朵中渐渐显现。

诗中的“国家无事边陲静”表达了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其中边疆安宁,百姓生活平静。同时,“风俗还淳礼让修”则描绘了一幅民风纯朴,人们相互以礼相待的和谐社会图景。

最后两句“吟得新诗谢知己,将何才术称分忧”,诗人通过吟咏自己的新作来感谢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同时也在寻求一种才能或技艺,希望能以此来分散内心的忧虑。

田锡作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这首诗通过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秋声有怀寄副翰宋白舍人

秋声萧瑟北山椒,赖有琴樽遣寂寥。

书幌静怜斜月鉴,窗灯寒带落花挑。

久辞知己来江国,少寄音书过海潮。

因想玉堂今夜直,建章宫漏正迢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秋怀

蒹葭深处古严州,吟向潺湲为送秋。

云映疏钟红叶寺,浪摇孤角翠微楼。

土茅路远催先贡,霜稻天晴趁早收。

零落黄花正西笑,应怜印绶尚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水霖

菊花潦倒雨冥冥,秋菌参差上壁生。

台榭可堪闲眺望,池笼不快野心情。

猿啼山馆寒无梦,灯背风帘滴到明。

却为农家妨敛穫,丛祠精舍拟祈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茱萸堰泊

茱萸堰下泊行舟,初落帆樯暮雨收。

寒水漾烟轻似縠,微云笼月澹如秋。

登封自惜天涯去,盛事空思国史修。

达曙不眠灯耿耿,寺钟遥听在西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