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九日

虚堂飞阁席频移,肯对茱萸忆赐枝。

诗集元精尤唱绝,歌翻新曲更相宜。

登临晚日曾谁怨,醉倒秋风不自知。

一种孤根输老菊,明年犹得傍东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空旷的厅堂和楼阁间频繁更换座位,怎能对着茱萸想起当年皇上的恩赐呢。
他的诗集充满元气精华,尤其擅长演唱,翻新的曲调更是恰到好处。
傍晚时分登高望远,有谁会抱怨过这样的时光?即使醉倒在秋风中也浑然不觉。
同样孤独的根系,连老菊花也比不上,但来年还能在东篱边绽放。

注释

虚堂飞阁:空旷的厅堂和楼阁。
席频移:频繁更换座位。
茱萸:植物名,古人重阳节常佩戴以避邪。
忆赐枝:想起皇上的恩赐。
元精:元气精华。
尤唱绝:特别擅长演唱。
新曲:翻新的曲调。
登临:登高。
晚日:傍晚。
曾谁怨:有谁会抱怨。
醉倒:喝醉。
秋风:秋风。
孤根:孤独的根系。
输:比不上。
老菊:老菊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季重阳节时频繁更换宴席,欢聚赏景的场景。他们沉浸在茱萸的美好回忆中,因为这曾是皇帝赐予的佳品,增添了聚会的尊贵感。诗人的诗歌才华尤其突出,他创作的新曲更是适合这样的场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在登高望远的时刻,他们并未感到孤独或遗憾,反而陶醉于秋风之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以老菊自比,虽然孤根独秀,但仍能像菊花一样坚韧,即使到了明年,也能在东篱下继续绽放,展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氛围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宋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其二)

綵舟徐动信春风,丞相行春乐意融。

花底马蹄追暮鸟,柳梢旗尾挂晴虹。

驱驰造化三篇里,摆落尊荣一笑中。

何况佳辰偏宴客,酒樽东阁不曾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其一)

当时御水始通津,遂作河生记此辰。

载籍不闻传故老,盛游相继到今人。

金貂为政居从俗,画鹢连年出慰民。

锦绣匝堤箫鼓沸,风光流动一城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壬子中秋对月

莫畏流光催白头,且欣圆魄半清秋。

当时初作今宵会,每岁还同故事修。

飞盖漫游亏燕喜,胡床独坐减风流。

何如锦席笙歌拥,醉看银盘射玉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冬节筵间喜雪

初长日景午阴前,瑞雪迎开上相筵。

点缀酒杯飞细细,侵凌歌扇落绵绵。

岁功豫作三登地,云气都成一色天。

惊破醉魂诗句险,不容吏部瓮根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