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柳梢青·初夏》由明代女诗人沈宜修所作,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致与情感。
开篇“绿暗薇屏,红飘荇镜,春付浮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夏的景象:绿叶浓密,如同屏障;红花飘落,映照在水中的镜面;春意已逝,化为浮萍随波逐流。这三句通过色彩对比和动态描绘,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接着,“束素寒消,薄罗香细,数尽归程”转而描写人物的情感。束素(指女子穿着的衣物)的寒气消散,薄罗(轻薄的丝织物)的香气细腻,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个人心境的转变。数尽归程,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远方或内心深处某种期待的表达。
“新篁翠径初成,微雨后、荷珠溅倾”进一步描绘了初夏特有的自然景观。新长的竹子形成了翠绿的小径,雨后的微风吹过,荷叶上的水珠跳跃,溅落在地面上。这一场景既清新又富有生机,充满了自然之美。
最后,“玉管声沉,桐花影外,一段闲情”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玉管(一种乐器)的声音渐渐沉寂,桐花的影子之外,隐藏着一种宁静而悠远的闲适之情。这里的“闲情”不仅是指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柳梢青·初夏》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初夏时节特有的韵味和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