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山中书

拨火围炉伴岁阑,又惊书信过江干。

山中漫说云如絮,不护山人永夜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山中友人来信时的情景与内心感受。首句“拨火围炉伴岁阑”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里温暖的场景,诗人坐在炉火旁,拨动着火堆,陪伴着即将结束的一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次句“又惊书信过江干”,则在平静的生活画面中加入了意外的惊喜——一封来自遥远山中的书信,打破了冬日的宁静,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和情感的交流。

后两句“山中漫说云如絮,不护山人永夜寒”,转而通过想象描绘山中朋友的生活状态。山中云雾缭绕,如同轻柔的棉絮,但这种美景并不能为山中的人带来温暖,反而是漫长的夜晚,寒冷依旧伴随着他们。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生活条件的关切,也暗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环境艰苦生活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友情、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

程于古(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魏忠节至京口(其一)

踧踖披玉纶,铁木凭其身。

万族争耳目,哀呼彻高旻。

堪怪彼何为,涕泗一何真。

三代直道行,或者尝不泯。

念此感生平,介介以为珍。

虽无回天力,风化关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魏忠节至京口(其二)

夫子今行矣,鄙心胡能为。

㴞㴞江水逝,瞻望须臾时。

迢遥三千里,何由接清姿。

六月气如焚,械梏安可支。

恃有冰雪心,化作清风吹。

况乃精贯日,鬼神将涖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乙未正月十四日沈仲方过我留饮即步元韵

雪残当户虚生白,林际微明见远山。

月映中庭空似水,人如孤鹤老逾閒。

梅花入坐成三绝,画舫延光荡碧湾。

赢得夜深多况味,此情与子最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画赠禅友

四月莺啼绿扫天,兰香笋媆柳含烟。

竹风瑟瑟催微步,花气濛濛扑昼眠。

山出夏云昏欲雨,亭临秋水坐如船。

知君好事多幽胜,与尔相期共入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