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太华

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

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

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

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翻译

在繁忙世俗中得闲暇,我前往灵秀山岳探寻幽静。
广阔天地间尘嚣远离,深远河谷更显幽深。
山间黄昏时五里云雾缭绕,夕阳西下华山双峰隐于阴翳。
稀疏山峰上莲叶般层叠,险峻关塞后桃林隐隐可见。
何须去到东都之外,这里便能让人忘却尘俗,超然物外。

注释

纷吾:我忙碌的样子。
世网:世俗的束缚。
暇:空闲。
灵岳:灵秀的山岳。
幽寻:寻找幽静之处。
寥廓:空旷、广阔。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远:远离。
杳冥:幽暗深远。
川谷:河流与山谷。
山昏:山间黄昏。
五里雾:形容雾气浓厚,能见度低。
日落:太阳下山。
二华:指华山的两座主峰。
疏峰:稀疏分布的山峰。
起莲叶:山峰形状像莲花的叶子层叠。
危塞:险峻的关隘。
隐桃林:桃林隐藏其中,喻风景优美之地。
何必:为什么一定。
东都:古代都城之一,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外:之外。
此处:这里。
抽簪:比喻弃官归隐,超脱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纷吾世网暇,灵岳展幽寻"表明诗人厌倦了尘世的纷争和喧嚣,而选择在灵岳这样神秘而又寂寞的地方进行心灵的探索。"寥廓风尘远,杳冥川谷深"则是对这个隐居之地自然环境的描写,显示出一片宁静而又广阔的景象。

"山昏五里雾,日落二华阴"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暮色渐浓、气氛迷离的意境。"疏峰起莲叶,危塞隐桃林"中的"疏峰"和"危塞"形容了山势的峻险,而"莲叶"和"桃林"则暗示着这里有着不为人知的美好景致。

最后两句"何必东都外,此处可抽簪"表达了诗人对现世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意味着即使是在偏远的山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情怀。

收录诗词(12)

孔德绍(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太常奏新乐

大君膺宝历,出豫表功成。

钧天金石响,洞庭弦管清。

八音动繁会,九变叶希声。

和云留睿赏,熏风悦圣情。

盛烈光韶濩,易俗迈咸英。

窃吹良无取,率舞抃群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南隐游泉山

名山狎招隐,俗外远相求。

还如倒景望,忽似阆风游。

临崖俯大壑,披雾仰飞流。

岁积松方偃,年深椿欲秋。

野花开石镜,云叶掩山楼。

何须问方士,此处即瀛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送舍利宿定普岩

仁祠表虚旷,祗园展肃恭。

栖息翠微岭,登顿白云峰。

映流看夜月,临峰听晓钟。

涧芳十步草,崖阴百丈松。

萧然遥路绝,无复市朝踪。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夜宿荒村

绵绵夕漏深,客恨转伤心。

抚弦无人听,对酒时独斟。

故乡万里绝,穷愁百虑侵。

秋草思边马,绕枝惊夜禽。

风度谷馀响,月斜山半阴。

劳歌欲叙意,终是白头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