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
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春日登上孤城,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眼前何事不伤神"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平和,无论看到什么,都不会引起内心的波动。这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事已经有了一种看破不惊的态度。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这一句通过对比,将过去繁华时期的人们与现在荒凉的陵墓相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生命无常的感慨。"曾是城中汲汲人"中的"汲汲"形容古人忙碌、紧张的情状,形成鲜明对比。
"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诗人指出,无论过去多么富贵的人物,现在都已经化作了尘土。这句话强调了财富和权力的虚幻,以及生命的脆弱无常。
最后两句"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世俗追求不过是平淡无奇之事,不值得让自己陷入忧虑和烦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以及功名利禄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往繁华和生命无常的沉思。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旌旗鬣鬣汉将军,闲出巡边帝命新。
沙塞旋收饶帐幕,犬戎时杀少烟尘。
冰河夜渡偷来马,雪岭朝飞猎去人。
独作书生疑不稳,软弓轻剑也随身。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
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
战士风霜老,将军雨露新。
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
战士说辛勤,书生不忍闻。
三边远天子,一命信将军。
野火烧人骨,阴风捲阵云。
其如禁城里,何以重要勋。
年年名路谩辛勤,襟袖空多马上尘。
画戟门前难作客,钓鱼船上易安身。
冷烟黏柳蝉声老,寒渚澄星雁叫新。
自是侬家无住处,不关天地窄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