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春光今夕别侬家,啼断流莺落尽花。

便欲出门相送去,不知何路向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送春》由明代诗人释大香所作,描绘了春日离别的哀愁与不舍之情。

首句“春光今夕别侬家”,以“春光”为引子,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天的夜晚,暗示着即将与美好时光分别。接着,“啼断流莺落尽花”一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春夜中鸟儿的哀鸣与花朵的凋零,营造出一种凄美而伤感的氛围。流莺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对春光离去的不舍,而花朵的凋零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后两句“便欲出门相送去,不知何路向天涯”,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自送别春光的强烈愿望,但又因不知如何到达那遥远的天边而感到无奈和迷茫。这一细节不仅加深了离别的哀愁,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眷恋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日离别的哀愁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脆弱,也反映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消逝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43)

释大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铜官山无畏庵作

铜官鞠为草,孰识此岭下。

松似天目移,山如巨然画。

猛虎户外睡,古月泉上挂。

遐想无畏师,此中住持罢。

外人不曾闻,前僧后僧话。

应是古道场,同门不同舍。

形式: 古风

简道可法兄

顷读蕉上咏,畴不尔倾倒。

言外托微旨,拙中寓大巧。

咏歌已臻此,赏识应不少。

如何壮齿时,不得展所抱。

遁迹此湖山,忘机如鸥鸟。

白云与往还,童子日围绕。

长者未弱冠,次者发覆脑。

更有六七人,聪慧益稚小。

有时瞰师出,非蛮即斗草。

礼法未易闲,天机不欲矫。

若问祖师意,当下无不了。

相知寡老成,孰若此幼好。

百年俯仰间,取足便烦恼。

目前苟可娱,此外一齐扫。

形式: 古风

夏日南庵诸子见过(其一)

偶然憩南野,高荫欣古木。

室中晤言稀,树下坐忘独。

枉棹来故人,逗啸看新竹。

深林长闭门,丰草高于屋。

何物款素心,愿言宵炳烛。

形式: 古风

南庵殷方叔高元雅郁伯承见过

野处虽已适,久不闻高咏。

刻烛夜何短,含毫晓未竟。

微雨原上来,洗我竹林净。

荷池涨莫知,松檐溜可听。

扁舟勿遽还,出浦风波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