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诸葛武侯庙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角立一方初退舍,拟称三汉更图王。

人同过隙无留影,石在穷沙尚启行。

归蜀降吴竟何事,为陵为谷共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永安宫外有一座祠堂,鱼水般的君臣深情却难以长久。
独自矗立,初时退位,想要效仿三汉盛世再图霸业。
人生如白驹过隙,不留踪影,但石头在荒漠中也能指引前行。
回归蜀地或是投降吴国,最终究竟为何,陵墓与山谷都化为一片苍茫。

注释

永安宫:古代宫殿名。
祠堂:供奉神灵或先贤的场所。
鱼水恩:比喻君臣关系深厚如鱼得水。
祚:福分,国运。
角立:独立,突出。
退舍:退位,放弃权力。
三汉:指东汉、西汉和南汉三个历史时期。
图王:谋求称王。
过隙:形容时间飞逝,像白驹过隙。
留影:留下痕迹,比喻留下影响。
启行:引导前行,象征指引。
归蜀:返回蜀地(指刘备的势力范围)。
降吴:向吴国投降。
何事:为何,指目的或结果。
为陵为谷:成为陵墓或山谷,表示最终的归宿。
共苍苍:共同化为一片苍茫,形容结局模糊不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祠堂,位于永安宫之外,那里有深厚的情谊,却又短暂无常。诗人站在角落里,一方土地上初次退下了曾经的居所,似乎在谋划着类似三汉时期的伟业图景。然而,就像人们行走在狭窄的小路上,留不下任何踪迹一样,那些过去的辉煌也如同石头被风沙磨蚀,一去不复返。诗人提及归蜀和降吴两件历史事件,却又转而感慨万千,似乎在为那些已逝去的山丘与谷地共同披上了一层苍凉。

窦常作为一位唐代诗人,他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对古代英雄事迹和遗迹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历史变迁、时光易逝的无尽哀思。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怀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文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他们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5)

窦常(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求自试

仙禁祥云合,高梧彩凤游。

沈冥求自试,通鉴果蒙收。

文墨悲无位,诗书误白头。

陈王抗表日,毛遂请行秋。

双剑曾埋狱,司空问斗牛。

希垂拂拭惠,感激愿相投。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花发上林

上苑晓沈沈,花枝乱缀阴。

色浮双阙近,春入九门深。

向暖风初扇,馀寒雪尚侵。

艳回秦女目,愁处越人心。

绕绕时萦蝶,关关乍引禽。

宁知幽谷羽,一举欲依林。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

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

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

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

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

发美童年髻,簪香子月花。

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

幼为逃难者,才省用兵初。

去国三苗外,全生四纪馀。

老头亲帝里,归处失吾庐。

逝水犹呜咽,祥云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亚尹未平除。

几变陶家柳,空传魏阙书。

思凌天际鹤,言甚辙中鱼。

玉立知求己,金声乍起予。

在朝鱼水分,多病雪霜居。

忽报阳春曲,纵横恨不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