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四会李子

念子离根蓬,随风去何之。

少年好驰侠,意气为雄儿。

持忧催白发,我年已崦嵫。

玉沥与金华,成仙不可期。

聊为亡命人,隐忍居下邳。

事败死无名,空令骨肉糜。

吾子弃其觚,立功思边陲。

英雄苟有具,富贵宁无期。

穹庐多秘馆,中有琵琶姬。

射猎得猪鹿,相与聊娱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寄四会李子》。诗中以一种深沉而略带悲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功名富贵的感慨。

首句“念子离根蓬,随风去何之”,诗人遥想友人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远离故乡,不知未来将去向何方,流露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接着,“少年好驰侠,意气为雄儿”描绘了友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充满英雄气概,但随后“持忧催白发,我年已崦嵫”则转而感叹岁月不待人,青春易逝,自己也已步入人生的暮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

“玉沥与金华,成仙不可期”一句,诗人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仙丹玉液,表达了对长生不老、成仙的渴望,但又深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流露出对生命有限的深刻认识。“聊为亡命人,隐忍居下邳”则暗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或许在逃避现实,或许在隐忍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事败死无名,空令骨肉糜”表达了对世事无常、英雄末路的感慨,即使曾经英勇善战,最终也可能落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结局。“吾子弃其觚,立功思边陲”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希望他能在边疆建功立业,留下英名。

最后,“英雄苟有具,富贵宁无期”表达了对英雄梦想的坚持,即使困难重重,也不放弃追求功名富贵的机会。“穹庐多秘馆,中有琵琶姬”描绘了一幅异域风情的画面,似乎在暗示友人可以去远方寻找新的生活和机遇。“射猎得猪鹿,相与聊娱嬉”则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即使是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乐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送铁桥道人(其一)

十二慕信陵,十三师抱朴。

十五精骑射,功名志沙漠。

袖中发强矢,纷如飞雨雹。

章句耻不为,孙吴时间学。

蹉跎遂暮年,丧乱成萧索。

洗心向林泉,所望惟鸾鹤。

瀑水与萝花,飘飘梦中落。

形式: 古风

送铁桥道人(其二)

相逢少林僧,剑法将传子。

绕身若电光,声如风雨至。

良马名铜龙,雄鸡悍无比。

慷慨少年场,报仇兼雪耻。

丈夫苟能军,市人亦可使。

何听命于人,自损英雄志。

形式: 古风

送铁桥道人(其三)

立功良有命,英雄思战殁。

可惜沙场中,少君一白骨。

神仙学未成,见道苦超忽。

努力去云雾,天光自开发。

归去养生人,聪明毋自伐。

朝气若流泉,暮心如海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送陈中洲(其一)

问子游何之,长啸而不言。

民生悲局促,轻举思浮天。

寄躯于飞蓬,阳风乘飘然。

夜光无自耀,明膏不自煎。

服丹身无影,所至如云烟。

赠子寂寞床,玄虚为广旃。

行行至青原,朝夕聊安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