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和王崇禧寄扬州尚书

省座来分圣主忧,仙翁常作北郊游。

瓜田接畛寻期会,菊蕊浮杯阻献酬。

壮观风骚归作者,平山欢宴集清流。

从兹淮海登临趣,乐事良辰属二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为减轻皇帝的忧虑,省座官员常常在北郊游玩。
他们在瓜田边聚会,但因菊花盛开需等待合适的时机饮酒献礼。
壮丽的景色和诗文都归功于作者,平山欢宴聚集了清流人士。
从此,淮海之地的登高游览增添了乐趣,美好的时光属于这两州的人们。

注释

省座:指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圣主:皇帝。
仙翁:对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可能指官员。
北郊:城市北部的郊外。
瓜田接畛:瓜田相连,形容地方广阔。
期会:约定的聚会。
菊蕊:菊花的花蕊。
献酬:献酒或献礼。
壮观风骚:壮观的景象和文采。
归作者:归功于作者。
平山欢宴:在平山举行的宴会。
清流:指有才学、品德高尚的人。
淮海:泛指淮河与东海之间地区。
登临趣:登高游览的乐趣。
乐事良辰:快乐的事情和美好的时刻。
二州:指两个州,具体哪个需要上下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省座来分圣主忧"表达了诗人在皇帝忧虑时,自己也感到担心,通过游览北郊来分散这份忧愁。

"仙翁常作北郊游"则是对一位常年游历于北郊的仙风道骨之士的描述,或许这是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瓜田接畛寻期会,菊蕊浮杯阻献酬"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诗人在瓜田和畛间寻找与友人的约定之地,而菊花则被用来比喻清廉自洁的品格。

"壮观风骚归作者,平山欢宴集清流"一句中,“壮观”指的是雄伟壮丽的景致,“风骚”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而“平山欢宴集清流”则表现了在平坦的山地上与友人们共享欢乐时光,围绕着清澈的溪流。

最后两句"从兹淮海登临趣,乐事良辰属二州"表达了诗人从此开始探索淮海之间的美好之处,并在佳辰美景中找到属于自己生活和情感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与友人的相聚共享,表现出了诗人对生命中的乐事的热爱,以及对于友谊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

冈陵起阜崇,花木露夭浓。

襟带湘泯水,屏围晋楚峰。

地全居爽垲,人不厌迎逢。

彷佛观平远,分毫见栝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发句米奉议见示与诸公唱和北山壮观佳篇因索鄙制老病久弃笔砚勉强口占小子次韵奉酬.和壮观亭

欲状江山秀,无如格律诗。

形容天际美,假借笔端奇。

注目临沧近,沿流北固卑。

不因篇咏见,绝景有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发柳河

清晨驱马两崖间,霜重风高极险艰。

前日使人冲雪去,今朝归客踏冰还。

道旁榛莽樵苏少,野外污莱耒耨閒。

还似昔年经历处,下弦残月插东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司空平章军国事赠太师开国正献吕公挽辞五首(其五)

自叹羁屯世少同,平生知己莫如公。

早参直谅多闻数,晚入坯陶一器中。

存殁交情成契阔,晤言名理谩研穷。

追思五十年前会,已识河东父祖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