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月.寄外

墨痕浅淡云笺碧。漫写愁如织。

只恐匆匆,欲言未尽,灯下重开折。

三千里外新词积。雁也无消息。

叶堕秋声,砧催日影,坐待窗纱黑。

形式: 词牌: 城头月

鉴赏

这首《城头月·寄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从“墨痕浅淡云笺碧”开始,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仿佛是作者在轻柔的笔触中,将心中的愁绪缓缓铺展开来。这里的“云笺碧”不仅指纸张的颜色,更隐含着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与“浅淡”的墨迹形成对比,凸显了情感的深沉与内敛。

“只恐匆匆,欲言未尽,灯下重开折”,这一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作者在与亲人分别后,内心的不舍与渴望再次交流的情感。她担心时间匆匆,话未说完,便又重新打开信件,希望能捕捉到更多关于远方的消息,这种反复的动作,蕴含了深深的思念与期待。

“三千里外新词积,雁也无消息”,进一步深化了空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在遥远的三千里之外,作者积累了许多想要表达的话语,但连传递信息的使者——大雁,也无法带来任何回音。这里不仅表达了通信的不便,更暗示了情感的隔阂与孤独。

“叶堕秋声,砧催日影,坐待窗纱黑”,这几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渲染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晚场景。落叶随风飘落,砧杵声催促着时光的流逝,直到夜幕降临,窗户被黑暗笼罩。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和等待的漫长,强化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城头月·寄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期待的世界,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张玉珍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收录诗词(115)

张玉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消寒分咏得煮雪

一天寒意云边重,霏霏六花飘到。

细压梅梢,匀铺草脚,片霎装成瑶岛。随风飞绕。

正唤起陶家,幽情多少。

待浣冰心,几回频带落英扫。

红炉围坐小院,看铜铛满贮,珠露般皎。

点入龙团,煎过蟹眼,沸处松声并闹。倾瓯味好。

胜仙液琼浆,渴消应早。莫管豪门,暗中偷欢笑。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踏莎行.季萍妹归桐川后,别已五年,今秋始得聚首,甫及两月又将遄返,作此送之

看瘦黄花,吟凋红叶。雁行联序深秋节。

未能谈尽五年心,无端又作销魂别。

越水苍茫,吴山青叠。相思两地情难遏。

扁舟今夜泊江干,一声渔笛和愁咽。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鼓笛令.题庄磐山表姊吟菊图

一番细雨刚重九。正东篱、餐英时候。

帘卷西风秋意透。更添个、苦吟人瘦。

题遍冷香千首。澹如斯、花应为友。

谢女才华今恰又。这回认取仙姿秀。

形式: 词牌: 鼓笛令

虞美人.元夕

去年元夕华灯里。谙尽愁滋味。今年元夕月孤明。

依旧无聊默坐、听深更。江梅消息东风漏。

人也如梅瘦。冷香幽韵谱琴丝。

却笑此情偏有、侍女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