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竹

东吴有客善写竹,意态清贞貌如玉。

妙笔能参造化机,聿见新飙起寒绿。

半窗风雨连晴阴,静听萧萧疑有声。

纤枝瘦叶人易识,虚心直节谁能明。

空蒙烟雾森昼晦,知君见此精神会。

林壑忘形共结盟,天寒岁暮长相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一夔的《题墨竹》,以“东吴有客善写竹”开篇,描绘了一位擅长画竹的客人,其画作中竹子的姿态清贞,面貌如玉,仿佛能与自然界的造化相参,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通过“妙笔能参造化机”,诗人赞美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接着,“聿见新飙起寒绿”一句,描绘了在半窗风雨之后,新风吹过,竹叶泛起了寒绿的颜色,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诗人通过“静听萧萧疑有声”,强调了竹子在风中的声音,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竹叶轻轻摇曳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纤枝瘦叶人易识,虚心直节谁能明”两句,诗人进一步赞美了竹子的形态和品质,竹子的纤细枝条和瘦小叶片易于辨识,而其空心直立的特性则更显其高洁之品,这种品质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或欣赏。

“空蒙烟雾森昼晦,知君见此精神会”则表达了竹子在烟雾缭绕、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依然挺拔的姿态,让人联想到画家在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仿佛画家与竹子之间有着某种心灵上的共鸣。

最后,“林壑忘形共结盟,天寒岁暮长相对”两句,诗人将竹子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无论是林间的幽谷还是寒冷的冬日,竹子都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形成了一种永恒的伙伴关系,象征着画家与自然、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和默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艺术以及对画家独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收录诗词(61)

谢一夔(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太子允恭林檎图

太平宏开端本堂,黄帘绿幕春昼长。

宫辰讲罢有清暇,丹青点缀分毫茫。

须臾写出文林果,荷叶盘乘两三颗。

浅绿波涵翡翠摇,轻红雾湿胭脂堕。

人间回首几百年,昔时台榭飞寒烟。

豪华富贵不复见,空遗图画仍流传。

形式: 古风

题群鸟

江南二月春光好,到处园林胜琼岛。

绯桃几树灿明霞,绿竹数竿拂晴昊。

幽禽对对何处来,飞鸣饮啄闲徘徊。

暂向林间结朋友,终期天际朝蓬莱。

林郎画史鸣当世,挥毫幻出天然趣。

我时一见为品题,绞绡满幅江南意。

形式: 古风

懒拙

举世事劳巧,君胡懒以拙。

懒非耽晏安,拙岂真戆劣。

所懒曰利名,所拙曰奔谒。

闭户读古书,开窗看明月。

醉抚琴一张,行歌诗数阕。

万虑总弃捐,机事自断绝。

夷犹终日间,满腔春拍塞。

劳巧者何为,心碎力徒竭。

安能如此闲,空自叹涸辙。

形式: 古风

汀州道中宿杨氏田舍

谁言村馆景凄凉,夜宿便惊逸兴长。

微雨乍添藤簟冷,好风时送稻花香。

泉流沈畔多清响,萤入窗间有耿光。

听罢邻鸡促行李,一天凉露湿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