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

难开密叶不因寒,谁剪鹅儿短羽攒。

犹是去年惊目艳,不知从此几人观。

重重好蕊重重惜,日日攀枝日日残。

我为病衰方止酒,愿携茶具作清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感慨。首句“难开密叶不因寒”赞美了梅花在严寒中坚韧不屈,不易绽放的特点,暗示其品质高洁。次句“谁剪鹅儿短羽攒”运用比喻,形容梅花花瓣如鹅绒般密集,形象生动。

“犹是去年惊目艳”表达了诗人对去年梅花盛开景象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不知从此几人观”则流露出对梅花孤芳自赏的感慨,以及对观赏者稀少的惋惜。

“重重好蕊重重惜,日日攀枝日日残”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梅花花蕊的珍视和对其逐渐凋零的无奈,透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最后,“我为病衰方止酒,愿携茶具作清欢”以个人身体状况为由,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病中也能借品茗赏梅来寻求片刻的宁静和愉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吴仲庶苗蔡二君村墅闲居

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

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

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

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依韵和吴冲卿新葺南斋

移病新秋厌直庐,自将僮仆治前除。

已栽楚客江边草,不学严陵濑上鱼。

红穗拂栏何茜粲,绿丛无水亦萧疏。

从今有月君须饮,况与朋亲共舍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依韵和宋中道观八月二十八日车驾朝谒景灵宫

都人夹望禁槐傍,阊阖初开旭日光。

彫玉翠鞍牵騕袅,盘龙朱辇烂文章。

焚香閟殿开严帐,汲水寒沟洒广庄。

一见天颜万人喜,却回宫禁乐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依韵和宋次道学士紫宸早谒

陆生声誉在云间,来预簪裾谒帝颜。

冠剑有容夔与禼,文章全盛马兼班。

耽耽玉宇龙缠栋,蔼蔼金铺兽齧环。

却出常衙殿前过,戟衣风动自相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