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张穆所作的《送别曹方伯(其二)》。诗中以“逢时能勇退,真羡季鹰狂”开篇,表达了对能够适时退隐的钦佩之情,借用了晋代名士张翰(字季鹰)因见秋风起而思故乡鲈鱼脍的故事,寓意在适当的时候懂得放弃与退步,是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
接着,“讵有鲈鱼美,应怜松桂芳”,诗人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对比鲈鱼的美味与松桂的芳香,强调了精神层面的追求远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这里的“鲈鱼美”象征着世俗的诱惑与享乐,“松桂芳”则代表了高尚的品德与精神的纯净。
“独归秋水外,心倦野鸥旁”两句,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心灵得到宁静的画面。诗人想象友人独自归隐于秋水之畔,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到了解脱与慰藉,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和疲惫。
最后,“万里珍行笈,十重只砚囊”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友人行装的轻便与精简,暗示了他追求自由、简朴生活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友人的行旅状态,也暗含了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赞赏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退隐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淡泊名利以及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