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五首(其四)

梧桐秋老,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

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

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

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

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

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

水满横塘,云连翠崦,处处供游目。

城南相送,为君引满击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词,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梧桐落叶,西风起,川原初显萧瑟之景的画面。词中以“梧桐秋老”开篇,渲染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正西风吹动,川原初萧”,进一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的特点,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略带凉意的秋日景象之中。

“露冷天空乡思远,惆怅故园松菊”,这两句通过露珠在清晨的寒冷中凝结,天空的辽阔与远方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而“箬泽鱼肥,乌程酒美,手破新橙绿”则以美食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态度。

“扁舟草履,何妨杂处樵牧”,诗人想象自己乘着小船,穿着草鞋,与山野间的牧人、樵夫一同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几载待漏东华,凤凰池上,应制诗频促”,这一部分可能是指诗人曾有过在官场忙碌的日子,但如今似乎有了更多时间去创作,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前自由创作状态的满足。

“此去晓风杨柳岸,别是一篇题目”,诗人即将离开,面对晓风轻拂下的杨柳岸边,心中涌起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感慨,暗示了新的开始或新的旅程。

最后,“水满横塘,云连翠崦,处处供游目”,描绘了一幅水满塘溢、云雾缭绕、山色青翠的美丽画卷,处处皆是赏心悦目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城南相送,为君引满击筑”,则是诗人与友人在城南分别时的情景,以饮酒击筑来表达离别的不舍与深情,增添了词作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还有对官场生活的回忆与对自由创作的满足,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五首(其五)

年华几许,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

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

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

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

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

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沁园春三首(其一)

满径蓬蒿,四壁萧条,车骑谁来。

讶瀛洲太史,退朝偶过,应门稚子,启户惊猜。

佩隐金鱼,马嘶玉勒,为问高生奚往哉。

长安市,向故人索米,古寺寻梅。

情深久坐茆斋,把破卷残书手自开。

笑疏狂风味,室无长物,羁栖景况,席已生埃。

微雪初晴,轻寒向晚,未忍留题凤字回。

归时候,感嗣宗青眼,频顾吾侪。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二)

问讯东郊,尺五城阴,名园乍开。

甚药栏绕处,未移湘竹,花源寻后,不数江梅。

一种风流,先春占了,社酒旗边红杏媒。

丝丝里,见亭亭楼榭,曲曲池台。

此中肯放徘徊,便随意逍遥石径苔。

看拖条筇杖,玉阶催去,穿双笱屐,瑶圃才回。

多少骚人,孙弘座上,吟尽江豪吐凤才。

飞绵好,待夔龙携手,捲过尘埃。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三首(其三)

如此长条,几度看他,缭云绾烟。

向平皋婀娜,半藏绣祺,回廊窈窕,斜嵌雕栏。

染得鹅黄,蘸些鸭绿,最爱惺忪澹沲天。

横塘外,听春游系马,嘶遍华鞯。

还思步屧悠然,须记取红桥雁齿边。

正轩窗四面,安排笔格,堤沙一道,检点芸编。

退食黄扉,从容花底,又见林梢月影鲜。

追随处,胜东山丝竹,谢传当年。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