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四)远楼

西山烟雨捲疏帘,北户星河落短檐。

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陶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翻译

西山被烟雨轻轻笼罩,我掀开窗帘欣赏
夜晚,银河从北窗悄悄落下,照在屋檐短暂停留

注释

西山:指代西部的山脉。
烟雨:形容轻柔的雨雾。
疏帘:稀疏的窗帘。
北户:北方的窗户。
星河:银河,夜空中像河流一样的光带。
短檐:屋檐较短。
江天:江面和天空。
解:理解,体验。
空阔:开阔无边。
地偏:地理位置偏远。
心远:心境超脱,远离尘世。
似陶潜:像东晋诗人陶渊明那样隐居避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四)远楼》。从诗句来看,苏轼通过描绘西山烟雨和北户星河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广阔天地的理解,以及内心世界的渺远。

"西山烟雨捲疏帘,北户星河落短檐。"

这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西山的烟雨如同轻柔的帘幕,而北方天际的星河则像是夜空中闪烁的光芒,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氛围。

"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陶潜。"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和内心世界的深刻领悟。不仅是眼前的景致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就连大自然也似乎能够理解诗人的胸襟。此外,"地偏心远似陶潜"一句,更显露出苏轼对古代隐逸文学家陶渊明的向往,陶渊明以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而著称,而在这里,苏轼似乎也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一样,保持内心的独立和远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心境,以及他对生活、宇宙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游鹤林、招隐二首(其一)

郊原雨初霁,春物有馀妍。

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

睡馀柳花堕,目眩山樱然。

西窗有病客,危坐看香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游鹤林、招隐二首(其二)

行歌白云岭,坐咏修竹林。

风轻花自落,日薄山半阴。

涧草谁复识,闻香杳难寻。

时见城市人,幽居惜未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书普慈长老壁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椽。

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久参白足知禅味,苦厌黄公聒昼眠。

惟有两珠红百叶,晚来犹得向人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二首(其一)

误入仙人碧玉壶,一欢那复问亲疏。

杯盘狼藉吾何敢,车骑雍容子甚都。

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记南徐。

欲穷风月三千界,愿化天人百亿躯。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