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狱中有感(其二)》由明代诗人陈是集所作,表达了诗人身处囹圄之中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首联“远来何事使人歔,今日邹阳已上书”以邹阳的故事为引子,邹阳曾因直言进谏而被囚禁,此处借以表达诗人虽遭不公,仍坚持正义,勇于言说的心志。同时,“使人歔”三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颔联“苦节一生非业债,清名两字或冤馀”揭示了诗人对一生坚守正直、清白名声的反思。他认为,尽管一生努力,但可能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甚至可能蒙受冤屈,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公正性的质疑与不满。
颈联“摩编自可招人妒,下楗翻多载鬼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处境与心态。他意识到自己的坚持与才华可能会引来他人的嫉妒,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困境中可能遭遇的不测与危险。这里“鬼车”一词,既指代了潜在的威胁,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恐惧与不安。
尾联“石出是时将策定,莼鲈吾适问樵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与期待。他似乎在暗示,虽然当前处境艰难,但终有一天会找到解脱之道,回归平静的生活,如同归隐山林的渔夫,享受自然的宁静与自由。这一联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不公与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