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秋夜同阶青弟作

更深霜气劲,杨柳外、碧天高。

看花影瞑香,桐阴倚水,冷却琼箫。清宵。

西风落叶,似秋江、午夜听寒潮。

蛩语闲阶寂寂,漏声隔院苕苕。灯挑。何处砧敲。

帘欲捲,倦题蕉。记明湖载酒,幽溪选笛,画桨轻舠。

魂销。无情岁月,好风光、都向暗中抛。

几度摊书话旧,浑忘却、斗移杓。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秋夜同阶青弟作》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静谧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夜的景色与情感巧妙融合。

首先,“更深霜气劲,杨柳外、碧天高。”开篇即以“更深”点明时间,霜气的凛冽与杨柳的静默构成对比,渲染出秋夜的清冷氛围。“碧天高”则展现出天空的辽阔与宁静,为整首词营造了深远的背景。

接着,“看花影瞑香,桐阴倚水,冷却琼箫。”诗人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描绘了月下花影的朦胧之美,以及桐树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仿佛是自然界的音乐家,用琼箫吹奏出凉意。这一句不仅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清宵。西风落叶,似秋江、午夜听寒潮。”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动态美,西风中的落叶如同秋江上的寒潮,既生动又富有诗意。这里,诗人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感受相联系,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蛩语闲阶寂寂,漏声隔院苕苕。”蟋蟀的低语在寂静的台阶上回响,而远处的滴漏声则显得悠长而遥远。这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感。

“灯挑。何处砧敲。”灯火摇曳,远处传来捣衣的声音,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气息,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活的节奏。

“记明湖载酒,幽溪选笛,画桨轻舠。”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共游明湖、幽溪的美好时光,划着轻舟,吹着笛子,充满了欢愉与自由。这些回忆与眼前的秋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魂销。无情岁月,好风光、都向暗中抛。”面对无情的岁月,美好的风光似乎都被遗忘在了暗处,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几度摊书话旧,浑忘却、斗移杓。”多次摊开书籍,与友人交谈往事,竟忘记了时间的流转,斗转星移,岁月如梭。这一句以具体的行为,形象地表达了对友情与过往的珍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的独特感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过去的怀念。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和弟北上韵

尘海太劳劳。雁字分飞第几遭。

卜尽金钱占尽卦,朝朝。柳汁相期染客袍。

回首潞河舠。旧梦如云暗暗消。

见说窗前栽杏树,遥遥。能否移根向碧霄。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一剪梅.咏腊梅

仙人不著绿衣裳。半染鹅黄,半染鸦黄。

宛如瘦菊媚斜阳。道是秋光。却是春光。

素心磬口异寻常。心吐清香,口吐清香。

胆瓶斜插傍纱窗。红腊无光。绿腊无光。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满庭芳.游塘西丁山湖,复至超山观古梅

燕剪双开,扁舟独往,丁湖别具清幽。

小桥撑入,香色目难收。

始信江南好景,从今后、不羡罗浮。

香雪海,舒怀一笑、心迹可盟鸥。

凭高,回首望,青山重叠,知是杭州。

问缟衣仙子,几世清修。

遥指山腰疏影,恍疑是、身在瀛洲。

蓬莱顶,惭余未及,踏翠一来游。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金缕曲.题唐伯虎集后

抛却功名后。莽生涯、惟凭诗酒。

懒把文章传后世,只喜寻花问柳。

又何论、金章紫绶。

醉里年华狂态在,看诸公、触热人间走。

杯在手,眉休皱。消尽英雄豪气否。

想当时、长辞簪笏,大开笑口。

小谪须知蓬岛客,偶向红尘羁逗。

应自笑、烟霞痼久。

只叹江淹才若此,抱云和、未向王门奏。

剩仙馆,桃如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