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非惜恨,不奈寸肠何。

即席回弥久,前时断固多。

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

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

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

故念飞书及,新欢借梦过。

染筠休伴泪,绕雪莫追歌。

拟问阳台事,年深楚语讹。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并非因为遗憾而怀念,而是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
即使在宴席上尽力延宕,过去的分离次数实在太多。
热意如同急火焚烧,寒冷又使内心微澜荡漾。
隔着树梢滴滴答答的雨声,池塘中零星点缀着荷花。
疲惫的旅程中,望着起伏的山峦和巍峨的宫殿。
思念旧日的书信往来,新的欢愉只能寄托于梦境。
竹简上的泪痕不必再添,歌声也不要追忆往昔。
想问起那阳台上的故事,但岁月久远,楚地的语言已有些变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中“有怀非惜恨,不奈寸肠何”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他对过去的美好时光难以割舍,却又无力回天。

接下来的“即席回弥久,前时断固多”则是说坐在椅子上回想过去,那些断绝了的往事太多了。这里的“即席”指的是诗人在座位上沉浸于对过去的回忆中。

“热应翻急烧,冷欲彻微波”通过热与冷的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变化和冲突,既有炽热的情感又有冰冷的现实,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人难以平静。

“隔树澌澌雨,通池点点荷”则是通过自然景物来烘托诗人的情怀。这里的“隔树澌澌雨”和“通池点点荷”,不仅描绘了一个细雨中水塘边荷花点点的静谧画面,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哀愁。

“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这里的“倦程”意味着旅途的劳顿,“山向背”则是说背对着山,即将离开,而“望国”则是透露出诗人心中的乡愁。

接着的“故念飞书及,新欢借梦过”,诗人通过写信和梦境来维系过去的美好记忆以及新的情感寄托。这里的“故念”指的是对旧时的怀念,而“新欢”则是新生的喜悦。

最后两句“染筠休伴泪,绕雪莫追歌”,诗人在表达一种无奈的情感,即便有泪水也与朋友共享,但对于过去已逝的美好时光,不再去追索和歌唱。这里的“染筠”形象地描绘了泪水沾湿衣襟,而“绕雪”则是环境的氛围,雪花纷飞,给人一种孤寂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心情。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

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

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

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

屏风临烛扣,捍拨倚香脐。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

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

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妒好休誇舞,经寒且少啼。

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垂柳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

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

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

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

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夜思

银箭耿寒漏,金釭凝夜光。

綵鸾空自舞,别燕不相将。

寄恨一尺素,含情双玉珰。

会前犹月在,去后始宵长。

往事经春物,前期托报章。

永令虚粲枕,长不掩兰房。

觉动迎猜影,疑来浪认香。

鹤应闻露警,蜂亦为花忙。

古有阳台梦,今多下蔡倡。

何为薄冰雪,消瘦滞非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念远

日月淹秦甸,江湖动越吟。

苍桐应露下,白阁自云深。

皎皎非鸾扇,翘翘失凤簪。

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北思惊沙雁,南情属海禽。

关山已摇落,天地共登临。

形式: 排律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