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驿

常经马嵬驿,见说坡前客。

一从屠贵妃,生女愁倾国。

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

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经常路过马嵬坡,听说坡前有旅客停留。
自从贵妃被赐死,世人皆道美女能令国家倾覆。
那天的芙蓉花开艳丽,却比不上秋草的凄凉色彩。
假如她当初嫁给平凡人,也许就能平安到老,头发斑白。

注释

常经:经常路过。
马嵬驿:地名,唐代发生安史之乱时,杨贵妃在此处被赐死。
见说:听说。
坡前客:指在马嵬坡前停留的人。
一从:自从。
屠贵妃:此处指杨贵妃被赐死,'屠'字带有悲壮色彩。
生女愁倾国:美女多让国家陷入灾难,典故出自《汉书·外戚传》。
愁:担忧,这里引申为导致。
是日:那天。
芙蓉花:荷花,此处比喻美人。
不如:比不上。
秋草色:秋草的颜色,象征凄凉、衰败。
当时:如果在那时候。
嫁匹夫:嫁给一个普通人。
不妨:可能,或许。
得头白:活到头发变白,即安享晚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马嵬驿所见所感,通过对过往历史的回顾,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其中“一从屠贵妃”一句,直接点出了唐玄宗李隆基因宠爱杨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国力大衰。这不仅是对个人恩怨的反思,更是一种时代悲哀的抒写。

“生女愁倾国”则深化了前一句的含义,通过“生女”二字暗示杨贵妃的美貌与命运,以及她对于国家所带来的不幸。这里的“愁”字,不仅是对杨贵妃个人命运的哀悼,也是对整个王朝衰败过程中的无奈与悲凉。

接下来的“是日芙蓉花,不如秋草色”,则是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与现实衰败之间强烈的对比之感。芙蓉花原本应当是盛放之物,却不及秋天枯黄的野草,这里的“芙蓉”象征着过去的辉煌,而“秋草”则代表了现在的萧瑟。

最后两句“当时嫁匹夫,不妨得头白”,则似乎是在叙述杨贵妃的命运,指她在最终被迫随唐玄宗出逃时,被迫嫁与一个普通人(匹夫),并且不介意自己变老、头发变白。这两句既是对杨贵妃个人悲剧的描摹,也是对整个时代巨变中个体命运无常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荣耀与现实衰败之间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42)

于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漪
  • 生卒年:约876年前后

相关古诗词

长城

秦皇岂无德,蒙氏非不武。

岂将版筑功,万里遮胡虏。

团沙世所难,作垒明知苦。

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

形式: 古风

古征战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

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

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形式: 古风

古宴曲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形式: 古风

田翁叹

手植千树桑,文杏作中梁。

频年徭役重,尽属富家郎。

富家田业广,用此买金章。

昨日门前过,轩车满垂杨。

归来说向家,儿孙竟咨嗟。

不见千树桑,一浦芙蓉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