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士弟以余罢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陆名山之期久而未去枉诗见问中云宋生昔登览未云那能顾蓬荜直寄鄙怀聊以为答

初夏息众缘,双林对禅客。

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

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

髣髴陆浑南,迢递千峰碧。

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

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

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

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初夏时节放下俗世纷扰,面对禅寺中的客人静修。
徒然欣赏这芳香的兰草,催促我这个隐士的思考。
尽力追寻前人的智慧,诵读他们遗留的佳句。
仿佛看到陆浑山之南,连绵千峰映衬着碧绿的景色。
一直以来期待高人来访,自我审视并无世俗的牵绊。
山水是我心中之乐,为何还要问朝夕之间的变换。
清晨起身越过清澈的洛水,去拜访你那高阳的居所。
别说我来往的疏少,驽马也熟悉了田间的小路。

注释

初夏:早夏,夏天刚开始的时候。
双林:指寺庙,常用来代指佛教之地。
禅客:参禅的僧人。
枉兹:徒然,白白地。
芳兰藻:芳香的兰花,象征高洁的品质。
幽人:隐士。
冥搜:深思,竭力探索。
前哲:前代的贤哲。
逸句:优美的诗句。
陈往迹:陈述过去的事迹。
髣髴:隐约,仿佛。
陆浑南:陆浑,地名,这里指陆浑山。
迢递:遥远的样子。
千峰碧:形容众多青翠的山峰。
迟高驾:期待尊贵客人的到来。
物役:被事物所牵累。
清洛:清澈的洛河。
子: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朋友。
高阳宅:高阳的住所,朋友的家。
莫言:别说,不要说。
往来疏:来往稀少。
驽马:劣马,这里谦称自己的马。
阡陌:田间小路,代指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双林对坐禅修的宁静景象。"初夏息众缘"表明是初夏时节,万物生长,人们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双林对禅客"则描绘出两棵树下朋友相对而坐,沉浸于禅修之境。

诗中"枉兹芳兰藻,促我幽人策"一句,通过花草的芬芳来催促诗人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生活。"冥搜企前哲,逸句陈往迹"则表明诗人在追寻先哲遗留下的智慧和诗句中寻找灵感。

"髣髴陆浑南,迢递千峰碧"一段,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胸怀与山水之间的交融。"从来迟高驾,自顾无物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守护。

最后,"山水心所娱,如何更朝夕"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与向往,而"晨兴涉清洛,访子高阳宅"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探望。"莫言往来疏,驽马知阡陌"表达了即使道路遥远,也不减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沣上与幼遐月夜登西冈玩花

置酒临高隅,佳人自城阙。

已玩满川花,还看满川月。

花月方浩然,赏心何由歇。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沣上西斋寄诸友

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

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

玩月爱佳夕,望山属清朝。

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沣上寄幼遐

寂寞到城阙,惆怅返柴荆。

端居无所为,念子远徂征。

夏昼人已息,我怀独未宁。

忽从东斋起,兀兀寻涧行。

罥挂丛榛密,披玩孤花明。

旷然西南望,一极山水情。

周览同游处,逾恨阻音形。

壮图非旦夕,君子勤令名。

勿复久留燕,蹉跎在北京。

形式: 古风

沣上精舍荅赵氏外生伉

远迹出尘表,寓身双树林。

如何小子伉,亦有超世心。

担书从我游,携手广川阴。

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沈。

对榻遇清夜,献诗合雅音。

所推苟礼数,于性道岂深。

隐拙在冲默,经世昧古今。

无为率尔言,可以致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