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北齐校书图

高齐校雠谁作图,一时紬书亦名儒。

网罗卷轴三千馀,俗儒非真类迂愚。

雌黄是正定不无,虚文末学徒区区。

岂识治道通唐虞,文林高馆希石渠。

后来御览嗟何书,修文偃武事益诬。

转头邺城已丘墟,峨冠广袖长眉须。

丹书写此犹不渝,高鬟侍女曳红裾。

两骓帕鞍立奚奴,罢琴涉笔倾酒壶。

兰台供拟信乐欤,不知画手安用摹。

无乃逞巧聊自娱,千年视之一欷歔。

君不见文皇学士十八人,谋猷事业皆功臣。

瀛洲旧图应更真,诸君寻观为拂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对北齐校书图的题跋。诗中首先赞扬了校书图中的学者们,如高齐时期的校雠者,他们不仅博学且著述丰富,被誉为名儒。诗人指出,尽管世俗之儒可能看似迂腐,但真正的学者能够辨别是非,纠正谬误。他批评后世对图书的编纂过于追求形式,忽视了治国之道的深远意义,比如像唐虞时代的智慧。

诗人感叹,随着时间推移,邺城已成废墟,而那些精美的画卷虽保存完好,但其价值可能被误解为仅供娱乐。他提到文帝时期的十八学士,他们的谋略和功绩更为真实且值得尊敬。诗人认为,如果能参照古代瀛洲的真实记载,校书图的价值将更为凸显,而画家的技艺只是用来重现历史,而非仅为了自我欣赏。

最后,诗人以文皇学士为例,表达了对真正学问和功业的推崇,以及对后人不应忽视历史真实性的警示。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感慨,揭示了对学术研究和历史传承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道中遇停郊祀诏书

丹诏西来急,沿淮次第知。

应嗟飨帝日,却作视师期。

士苦三年戍,人怀四郡悲。

平戎可无策,帷幄定谁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遗直堂六首(其六)

栋梁乃不取,得地且深植。

妖娆紫薇花,岁晚犹伴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

遗直堂六首(其五)

郑虔骨已朽,孔父天不遗。

他年从事贤,手板空倒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遗直堂六首(其四)

种木已如此,高贤有馀思。

赖公酷似舅,其谁羡牢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