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毗陵简巽老时有所怀也

从来语默有千钧,乱后相逢气益振。

好鸟开窗如应客,清风挽竹故留人。

更贫岂顾墦间祭,已老犹堪席上珍。

说到苍梧泪横臆,皇天万一照酸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自古以来,言语行动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战乱之后重逢,精神更加振奋。
好鸟在窗外鸣叫如同迎接客人,清风轻拂竹林特意留住人。
即使贫穷,也不在乎路边的祭祀,年老体衰,仍是宴席上的珍贵菜肴。
提及苍梧之地,心中不禁泪流满腔,只愿上天能感知我们的辛酸苦楚。

注释

从来:自古以来。
语默:言语行动。
千钧:巨大的力量。
乱后:战乱之后。
相逢:重逢。
气益振:精神更加振奋。
好鸟:美丽的鸟儿。
应客:迎接客人。
挽竹:轻拂竹林。
更贫:即使贫穷。
墦间祭:路边的祭祀。
犹堪:仍可。
苍梧:地名,古代传说中舜帝南巡而死的地方。
泪横臆:泪流满胸。
万一:只愿万一。
酸辛:辛酸苦楚。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处权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表达与哲理思考。全诗语言简练而深刻,意境悠远。

"从来语默有千钧,乱后相逢气益振。" 这两句通过对比平静的沉默和战乱后的偶遇,抒写了在动荡时期中坚守不言、以待真友的高洁情操,以及这种相逢能带来的精神振奋。

"好鸟开窗如应客,清风挽竹故留人。"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生活画面,通过鸟儿的自由自在与清风拂过竹林的情景,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停留。

"更贫岂顾墦间祭,已老犹堪席上珍。" 这两句表明了即便是在更深的贫困中,诗人仍旧不忘先祖的祭祀之礼;而到了年迈时期,更能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

"说到苍梧泪横臆,皇天万一照酸辛。"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借古代忠臣苍梧的故事流露出对现实不公的哀叹,同时也表达了对命运多舛、时世艰难的无奈和对上天的渴望,希望能得到理解与照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写,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坚守与超脱,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听弹广陵

时风正薰弹广陵,乱世掩抑咿嚘声。

孰谓嵇康敢不臣,此心炯炯难自明。

荒楸古墓鬼神啸,大泽深山龙凤惊。

我来听此可无语,天乎孰谓得其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听照旷尘外琴

老全冰玉姿,不受一滓尘。

弹琴看飞鸿,自是千载人。

幽兰写国香,白雪回阳春。

邈视嵇阮流,不肯加冠巾。

丝桐得心法,二子入室亲。

高山与流水,领略难具陈。

前年出关意,浩荡谁能驯。

跌足兵火围,所遇多苦辛。

却来湖上寺,翳拂坐石门。

颇有名胜士,宛然交道存。

寄书亦及我,匪但通寒温。

问我能来无,愧负匏瓜身。

翩然如野鹤,接羽凌秋旻。

过我晋陵郡,促轸风露新。

谐和下鸾凤,幽怨出鬼神。

老全殆不没,千古名知津。

漂流更丧乱,我生乃不辰。

见子颜色开,慰我羁旅魂。

我心亦清苦,久愿丘壑邻。

何时舟载月,一弄秋江滨。

形式: 古风

孝感堂

孝为百行本,儒训存六经。

未有仁而遗,礼宜权重轻。

哀严以事死,敬乐以事生。

岂徒天性得,乃见人道成。

显显三彭子,德事肃且馨。

好仁无以尚,尊誉乡有评。

当年綵衣戏,此日羊枣诚。

春秋荐霜露,洒扫供粢盛。

新亭洁轮奂,拱木连高甍。

霜松无鹿犯,风树有乌鸣。

不惭王谢家,芝兰秀阶庭。

他年看崛起,阔步跻公卿。

可为风俗劝,以代门闾旌。

埋蛇功亦微,获报犹尔荣。

岂念不忘本,罔极通无形。

天人固相悬,昭然无臭声。

请观妙莲华,嘉瑞非其徵。

形式: 古风

张元览追和东坡咏梅要予同赋

江空月挂疏梅村,生香湔祓何郎魂。

亭亭自是尘表物,玉质敢有烟埃昏。

西州风土似南国,高树缭台丞相园。

居然志士节独苦,炯若德人颜更温。

至今往往入幽梦,梦去折花迎朝暾。

寇来一炬半月红,伤心无处求朱门。

君知行乐不可缓,中圣友贤馀勿言。

侍郎堂西腊前破,唤取我辈斟洼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