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吟秋山上,袅袅秋风归。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诗中“夜吟秋山上”一句,设定了一个寂静的秋夜场景,诗人独自登上一座秋色萧瑟的山丘,心情随之舒展。在这里,“吟”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轻声歌咏,更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袅袅秋风归”则描绘了一幅秋风轻拂、万物归于沉睡的画面。“袅袅”二字形容秋风细腻而有力,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凉意。诗人通过这一句,将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与秋风共鸣,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月色清且冷”一句,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明亮而又带有孤寂气息的夜晚月景。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愫。月亮在这里,不再是温柔的,而是清冷的,似乎也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桂香落人衣”一句,以桂花飘香落在衣服上的细节,勾勒出了一个秋意盎然的人物形象。桂香不仅是对气味的描绘,也象征着高洁和清逸,它的飘落,更增添了一份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秋山、秋风、月色与桂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深秋之夜,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深层抒情。
不详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入道后称栖真子。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独鹤孤云两难说,明朝又作东西别。
知君少壮无几年,莫爱闲吟老松月。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人今年八十几,口中零落残牙齿。
天阴伛偻带嗽行,犹向岩前种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