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洪波搜石根,土尽石倾压。
虎豹攀狰狞,瓮盎踏圆滑。
云腻古洞寒,雪浸芳洲茁。
不知滩渚宽,妄议波涛狭。
尚注湘江三,犹吞云梦八。
羁客缆舟暮,居人收市腊。
不辞乡国遥,直感年华匝。
村雨众鸡鸣,汀烟一鸿发。
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匾山》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象和深沉感受。首句“洪波搜石根”以宏大波涛冲击山石为起笔,展现出自然力的雄浑。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土尽石倾压”、“虎豹攀狰狞”、“瓮盎踏圆滑”,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险峻、石质奇特,以及动物在其中的活动,富有动态感。
“云腻古洞寒,雪浸芳洲茁”则转向了山中的洞穴与水边植物,通过“腻”和“茁”两个字,传达出洞穴的幽深和生机盎然的气息。诗人借景抒怀,感叹“不知滩渚宽,妄议波涛狭”,寓言人生未知的广阔与世事难测。
后半部分,“尚注湘江三,犹吞云梦八”进一步强调了山川的气势,湘江与云梦泽的水量之大,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时间的流转。“羁客缆舟暮,居人收市腊”描绘了旅人傍晚归航和村民年终岁末的场景,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村雨众鸡鸣,汀烟一鸿发”,以乡村清晨的雨声和孤雁展翅的形象,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岁月流逝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不详
衰龄薄俗交相厌,裹足终朝守荜门。
远出不过三里路,卜居常访独家村。
溪梅手剪捎云秀,窗纸亲糊贮日温。
只拟三冬安偃曝,谁教百舍历崩奔。
长沙卑湿灾殃窟,湘岸芳菲涕泪源。
骇电愁霖怜我老,握兰怀芷与谁言。
乌衣自昔专篇翰,南巷由来共酒尊。
急草移文招隐看,不然便欲费招魂。
献岁南征棹,依依带夕阳。
侵春芳草合,入夜碧云长。
浦月交珠彩,山风送酒香。
幸无迁谪怨,作赋不投湘。
落帆偎草住,违淖上山行。
湘北千峰雨,衡阳半壁晴。
云头埋鄂渚,日脚洞南溟。
异境真堪赏,无钱取绿醽。
水际朱陵驿,山颠磴道悬。
连峰绿岸外,断雨白鸥前。
岩筱垂还起,江云湿亦鲜。
可知帆席重,那怪路迁延。